- 苏格兰格拉斯哥市民在当地路易莎·乔丹医院排...
- 广西南宁市的文化地标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举...
- 北京西单图书大厦设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 文艺学应汲取古典文明智慧
- 《行星时代的历史气候》
- 非洲学术出版业面临多重困境
- 重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推动学术与实践相融合
- 考古学帮助人们应对现实挑战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学
-
李渔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可他却得到世界一流汉学家的专门研究。美国的韩南、日本的伊藤漱平、德国的马汉茂、俄罗斯的华克生、澳大利亚的柳存仁等,都留下了对李渔及其作品的精深研究。当今权威的汉学著作也高度评价李渔。《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视李渔为“戏剧家、清代最伟大的小说家”,宇文所安的《中...详细
-
时至明代,如果从《诗经》开始算起的话,中国古代诗歌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诗歌体制,涌现出众多风格迥异的诗人,同时也形成了每个时代、每个地域独特的诗歌风貌。明代诗人面对不同体类与不同体貌的前代诗歌,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辨体,正如王廷相《刘梅国诗集序》所言:“诗贵辨体。” 详细
-
程朱理学在20世纪曾一度受到鞭挞,有对二程“天理”的批判,有对尊奉朱熹“四书”者的鄙视。那么,今天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程朱理学?在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之时,重新探讨程朱理学及其文化价值,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详细
-
文体本无高低贵贱之分,然而据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记载,钱惟演自称“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小说低微的文化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唐宋时期,正统文人仍然承袭班固的“文化”小说观,像《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等都将小说划归子部或史部,皆是从文化而非文体角度来评定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