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
  • 春秋晚期以降,随着宗法贵族政治逐渐瓦解,战国士阶层崛起,文字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地域性差异愈加明显,出现了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所谓“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战国“文字异形”的状况是秦代“书同文字”政策的内在动因,战国“文字异形”到秦代“书同文字”存在内在的历史逻辑。 详细
  • 汉文学对桃花源的表述根植于先秦,孕于汉魏,生于晋,兴于唐,盛于宋明,辑佚成典于清,积淀了源远流长的桃花源形象史。在古典想象的基础上,今人通过园林景观、戏剧、影视、游戏等艺术形式,实现桃花源形象的重塑与文化再生产。可以说,古典“中国梦”就是历代文士通过诗、赋、记、志、图、碑等文艺载体塑造出虚构性、...详细
  •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永续延绵的征途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和美国国会图书馆等30多家单位所藏近1000幅黄河古地图,就是这方面的珍稀文献。 详细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