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方言俗语为我们留住乡愁记忆
2024年02月23日 10: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3日第2838期 作者:谢荣娥

  在今天这个高度开放的时代,科技为离家、返乡创造了快速通道,简单便捷的出行方式,让我们拥有了轻松快乐的“异乡游”新体验。曾几何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人生写照、“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意绪,早已升华为迷恋故土、挚爱家国的文化乡愁。恋乡土、重亲情是我们的基因,深深地滋养着中华文明,使其开枝散叶、花簇锦绣。回望烟波浩渺的千里乡关,让我们刻骨铭心的乡愁记忆,正是经方言俗语融化而生。

  春节是最美的乡愁。“三十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奴爸盼年子盼节”,“过年好,穿新袄,吃白馍,看热闹”,“正月酒,家家有”,“正月初贺新正,会友探亲情”,“除夕晚上摆酒宴,合家守岁话团圆”……故乡的方言俗语,照亮过童年的星空,璀璨过少年的原野,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原生态的语言形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重逢与团聚是方言俗语不变的主题,辞旧迎新、团圆平安、吉祥如意的春节,是挥之不去的乡愁,是对未来的热切期盼与美好祝福。

  “山是故乡美,人是故乡亲”,“要甜还是家乡水,要亲还是一乡人”,“家乡的水是仙水,家乡的土是金子”,“没有当过流浪汉的人,不知在故乡的幸福”,“离乡不离土,离亲不离祖”,“听乡音,胜黄金”……对于这种情系家乡、赞美故土的乡愁,方言俗语表现得多么真切、多么痴心,满满的家国之爱,在口耳相传的乡音里,令人魂牵梦绕。这些乡愁俗语传诵在农业文明世界里,凸显的是安居乐业的村落人生。代代相传的耕织生活,培育了人们的人文理想与对自然山水的深厚情感,依恋乡土成为方言俗语强化乡愁的普遍主题。赞美故乡是与赞美亲人、颂扬乡邻结合在一起的。故乡不是抽象的,是养育我们的山水田园、故土物产,是陪伴我们的父老乡亲、孩提伙伴,是那一湾供我们饮用、戏水的河流,是那一声叫我们欢笑、成长的乡音。当然,乡愁不能故步自封,开放、豁达,才能为故乡点亮美好未来。

  “落叶归根,人老归乡”,“少年出外颠,食老转家乡”,“地上无水不朝东”,“树高万丈不离根,花开千层不离心”,“寻根怀故土,念祖记乡亲”,“有命过南洋,冇命回家乡”,“水分千支归大海,人行万里归故乡”……寻根问祖、回归家园的乡愁,方言俗语中隐喻或明示的人生旨归,通透明净、纯粹执着。根,成就了乡愁的原生力量,以大自然叶落归根的平凡之象,隐喻着人老归乡的大道之力。这些俗语还以“水与大海”,“花与心”,“故土与祖先”来提炼人与乡土的本源关系,形象生动,义理清晰。乡愁进一步深化为人们寻根的自觉意识,催人奋进,激活认同,成为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不朽力量,坚韧、温馨,于是对于故乡的寻根便扩展为家国意识的生长。

  “千年亲情,万年厝边”,“飞来飞去堂前燕,相亲相近故乡人”,“一方水土一方人”,“人在难中想亲人,出了远门找乡亲”,“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富不压乡,贵不欺里”,“乡里鼓,乡里敲,乡时狮子乡里跳”……睦邻乡里、珍惜情义的乡愁,方言俗语给予了其全面深刻的表达,从故乡美丽的自然空间到乡邻和谐的社会伦理,亲邻无价,一方成俗,为富则奉献家乡人民。异乡情境下的老乡意识,让日常难以兑现的乡愁,移情于家乡人的交往中,对于故土山水的绵长思念,借由老家人的乡音家常而缓缓流淌,人文意绪,终成华章。

  “月是故乡明,人是老乡亲”,“月是家乡圆,水是家乡甜”,“中秋月儿最圆,故乡月饼最甜”,“月是天上的黄金,星是地上的珍珠”,“月儿圆圆,人更安眠”,“月光处处光,异国思故乡”……乡愁意象最是月亮为盛。诗仙李白的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乡愁之月写尽了中国人的月夜离愁。中国各地的方言俗语中几乎都有月亮意象的乡思乡愁,于是在中华民族共有的乡愁记忆里,月神至上,专门给了一个祭月的节日,让乡愁可与天下寄相思,为游子安放了一轮可与亲人共此时的诗情画意,解除了相思之苦。

  蕴藏有浓浓乡愁的方言俗语,是那些年代我们的前辈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的生存信念,也是那些永远再也无法回家的游子们的精神寄托。方言俗语以乡音为个性,以爱故乡、思故乡为内容,用天然朴实的话语,将故乡的山水草木、明月大地都铭记在朗朗上口的俗语里,念兹在兹,情深意切。它们不只是语言,不只是思念,也是乡土中国的内生力量,是一口古井,是一首童谣,是秋风,是送别时久立而化的望夫石,是感天动地的望娘滩。

  今天,蕴含乡愁的方言俗语还流传在全国各地,在华人同胞中广泛传播,乡愁超越了农业时代安土重迁的保守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情怀和最坚实的凝聚力。我们应以方言俗语为支点,以家国情怀为要义,让乡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故土是乡愁的根,母亲是乡愁的魂,乡音是乡愁的港湾。团圆、和平、幸福,是古老中国乡愁不变的色彩。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