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孝通文化自觉论的推崇者与力行者
- 加快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 纵论仰韶时代
- 第二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 中国创新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 注重评价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 在新文科视域下推动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
学术百家
-
郑德荣是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荣誉(终身)教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开拓者与奠基人,享誉国内外的中共党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中共党史研究与教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国革命史研究等领域,提出诸多创新性观点,...详细
- 许涤新是一位有着丰富经济工作领导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同时,着力推动中国经济建设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由此大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详细
- 田昌五是20世纪最具有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的史学家之一,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方法指导下,推陈出新,在理论总结和史实考察等不同层面,对中国历史发展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著,是史学界公认的一位大家。详细
- 骆耕漠(1908—2008),原名丁龙孝,1908年10月出生于浙江於潜(今浙江临安),是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开拓者之一。详细
- 陶孟和是中国社会调查运动的先行者,也是最早位列中央研究院院士名单的社会学家。他在中国社会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中国社会学家的群像中,却又显得不那么“典型”。他担任过北京大学经济系和教育系教授,也领导过具有跨学科特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北平社会调查所(后...详细
- 陈启修(1886—1960),后更名为陈豹隐,曾用笔名惺农、勺水、罗江等,《资本论》中文版的首译者,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之一,著名经济学家。曾担任四川省政协常委、民革四川省委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等。陈启修一生著述等身,研究领域涉及经济学、财政学、政治学、法学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