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 纵论仰韶时代
- 郑德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推动者
- 法治中国建设奋楫笃行
- 新发展理念具有世界性意义
- 结构性政策:统筹稳经济与防风险的关键抓手
- 发挥好企业合规对法治社会建设的独特作用
- 积极构建数字乡村治理共同体
- 面向新时代的应急管理学科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报》
宗教学
-
总体来看,无论是禅者、高僧还是祖师形象的形成,都不乏禅宗僧人借助文化名人来弘扬佛法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建构本身在客观上丰富了陶渊明的文化形象。 详细
-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佛教界编纂了一部英文版“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其中部分内容被收入斯里兰卡编修的《佛教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of Buddhism,1961—2007)中。这部英文百科全书的编纂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佛教界“讲述中国故事”的一次尝试,是中国佛学知识体系的一次整理与展示。详细
-
近代的一些文学理论认为,追求语言的“陌生化”,偏离词语的日常用法,以达到意义的重构是十分重要的,并且比喻(“譬喻”)的作用在这方面得到很好的体现。然而,与这个近代文学理念相反的是,牟子认为“譬喻”的最大特点在于“熟悉化”,而非“厌黩旧式,穿凿取新”。可以说,“熟悉化”是牟子推进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所...详细
-
应然与实然不但会时常在不经意间干扰人们的思考,二者之间的“鸿沟”更是众多思想家反复辨析并试图跨越的对象。其实早于休谟约一千年,身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碰撞中心的佛教僧人玄奘,已经较清晰地认识到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并给出了一套兼顾传统与现实、同时体现中印佛学特色的会通方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