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里兰卡科伦坡港中国公民接种新冠疫苗
- “希望的田野——脱贫攻坚 共享小康全国摄影展...
- “马踏飞鹰”抑或“天马逮乌”
- 财富水平影响社会流动
- 加强广播电视领域法治建设
- 创新金融法治人才培养模式
- 关注诗性美学新领域
- 建设系统化的经济学说
-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理念


《中国社会科学报》
哲学
-
给哲学一个可以期待的未来,这就是巴迪欧的哲学抱负。在弥漫着“哲学已死”的衰朽气息的当代思想界,巴迪欧的哲学抱负显得特立独行。他始终坚信,哲学是可能的,亦是必然的。 详细
-
内山俊彦是日本著名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专家,主要以荀子研究著称,代表作品有《荀子:古代思想家的肖像》等。他把中国哲学史上的“天”概念,主要解读为自然及其背后的宇宙理法,这与我们对“天”概念的复杂性认识不太一致。就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而言,几乎每位思想家关于“天”的论述都包含多重含义。冯友兰曾将中国哲学的...详细
-
罗尔斯虽受康德哲学影响极深,并从康德那里引入了正义和权利的优先地位,却试图“把自由主义从康德的个人概念剥落下来”,通过提出正义环境的休谟式解释来为权利优先性辩护,因而最后提出的正义理论与康德式哲学渐行渐远。详细
-
在《自我的根源》中,泰勒将对笛卡尔哲学的批判纳入自我认同之历史性考察的框架中,认为笛卡尔哲学的“分离式理性”(A disengaged reason)在自我认同的内在化倾向中是“最重要和最具影响”的一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