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孝通文化自觉论的推崇者与力行者
- 加快提高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 纵论仰韶时代
- 第二届“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论坛成功举办
- 中国创新模式正在发生变化
- 注重评价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 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 在新文科视域下推动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闻与传播学
-
媒介是一种物,这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但这种观念在10年前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媒介又是一种特殊的物,它可以通达人的精神世界和观念世界。正如克莱默尔在她主编的《传媒、计算机、实在性——真实性表象和新传媒》一书中所说:传媒是用来生产人工世界的装置,它开启了我们的新的实践方式,而没有这个装置...详细
-
随着全球新闻业的深度数字化,主流新闻实践正处于加速转型中。新的媒介生态不仅要求新闻业对传统新闻生产程式进行优化,对新闻流通机制中各元素的相互关系进行调整,对新闻接受与消费活动的规律进行探索,更期望新闻从业者和研究者能够立足于新的生产实践重新审视既有的新闻理念,于总体认知层面锚定新闻业与社会之间的...详细
-
文明的交流互鉴离不开媒介,媒介与文明之间是一种历史性的关系。历史上人类发明的诸多媒介技术、媒介符号和媒介系统,既是文明交流互鉴的介质(中介力量),也是文明的构成性元素,媒介本身也是文化技艺。人类社会进入数字时代,媒介技术的变革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交流的规模与方式,并在根本上塑造了一种新型的世界交往...详细
-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以文明互鉴的胸襟,坚守初心,薪火相传,聚焦于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关注中国未来和道路的成果发表与展示,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人文社科期刊要坚守初心,发表研究中国问题、展示中国道路、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优秀研究成果。”中国人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