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诗词:体认自然物候 书写生活智慧
2024年02月26日 10: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26日第2839期 作者:郑艳

  二十四节气是融入了中国传统天文历法、自然物侯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刻度,清晰地表述且规划着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农耕生活,并为各地域、各族人民所共享,是中国民众特有的时间文化制度。从遥远的天体运行到近身的物候变化,每一个节气都镌刻着人们亲近自然的体认、顺应自然的秉性,也引导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节律与审美取向。但由于节气作为农耕指南的原生性,学界较少关注其与诗词书写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研究概况及其与文学书写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的天文与人文合一的历法现象,历史上也曾对东亚地区产生深远影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社科领域的研究以追溯历史与深描民俗为重,尤其是自2016年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对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要求,更加促进了学界对其演进过程与当代传承的价值探寻。其中,刘晓峰对二十四节气生成结构的研究、刘宗迪对节气制度历史与现代传承的研究、陈连山对精英与民众共同创造二十四节气的研究、萧放对传承二十四节气价值与意义的研究,以及王加华对作为民俗系统的二十四节气的研究,都为廓清二十四节气知识谱系提供了借鉴。此外,日本学者今桥真理子对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歌咏的研究、古川末喜以二十四节气解读汉诗的研究,也为探寻节气认知与诗词书写的互动关系研究提供了参考。

  在中外古今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有关自然环境与文学书写关系的讨论并不少见,但有关时间文化与文学关系的讨论却并不多见,具体到二十四节气与文学关系的研究更是稀见。大兴在文学地理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就气候与文学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其通过对6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家刘勰、钟嵘以及19世纪法国文学批评家斯达尔夫人对于“气候影响文学”的深入研究,借鉴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发现了“气候—物候—文学家的生命意识—文学家气质—文学作品风格”之间的关系。这一研究亦成为从节气认知探究诗词书写的引领之作,但其倾向于气候之于文学发生的作用,重在讨论气候对文学创作与风格的影响,并不关注文学对于气候的记录及其本身可以直接参与节气生活的功能。

  二十四节气诗词研究的展开方向

  以二十四节气为关捩,以诗词为资料,以生态审美为思想基础,通过文本细读与数据统计的方法聚焦自然的审美化表达与实践(即对诗词记录节气所涉及的自然和人文内涵进行编码)、文学的社会化书写与传播(即对节气演进过程中主体的意识沁润与情感表达进行深入挖掘),目的在于探讨中国古代节气认知的逻辑观念与语言表达,同时在研究时间文化与文学书写的关系中构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态审美。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围绕二十四节气诗词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五个方向展开。

  第一,廓清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谱系及其社会功能。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内容,是古代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古时的人们生存于自然状态中,对于季节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节气便是依据自然变化规律提炼出来的时间节点,其最根本的特性是自然性,最基本的功能是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节气知识体系的确立与丰富来规范民众生活,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事实上,中国古代不乏以纯粹技术方法计时的工具,但是就时间内蕴来看,科学的计时工具并未在实际生活中起到人文精神表征的作用。因此,在很长的历史阶段里,二十四节气一直都是国家礼仪的时间准绳、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和日常生活的方向标。

  第二,梳理有关节气的诗词文本及其创作语境。诗词是中国古代极具风格特点的文学形态,其以韵律性的文字及情感化的意象表达着中国人传统的思维观念,并在不断发展中呈现出明确的采风修史观念与生态审美意识。二十四节气诗词的审美性是由个体生活体验升华而来的民众共同拥有的情感认知。确定的时间节点只是节气的一个维度,对于节气的体验与感觉才是更重要的方面,而这也正是诗词书写能提供的需要认真挖掘的方面。

  第三,分析节气认知参与诗词书写的契机与方式。节气以天文星象为基准、以自然物候为参考、以四时五行为融合,奠定了以春、夏、秋、冬四季循环更替为序列的岁时框架,同时又与空间相关联,形成了集客观观察与主观想象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时空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成为诗词书写形态的发展过程中不可抗拒的隐性力量,时显时隐地发挥着作用:其一,观风问俗中对于节气事象的记录与资料保存,使日渐丰富的节气知识成为诗词书写的主要内容;其二,旅行客居状态中节气异时或异地更换中的感受直接触发诗词的书写;其三,对于节气生活的情感表达以及日渐多元化的节气活动为诗词书写提供文化语境。

  第四,阐释诗词书写并参与节气生活的形式与特点。诗词虽有固定形制,但也可通过运用极其丰富与多元的书写方式来记述与描摹节气认知,并形成特定的极具功能性的体例,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更为翔实和突出地表现社会生活与文化传统的真实性与创造性。此外,日渐丰富的节气生活也为文学形态的发生提供着更多的可能性:其一,诗词以节气的客观写照为铺垫,更多地表达对于节气的体验与感受;其二,诗词依靠采纳俗言韵语搭建起与节气的关联,能充分唤起人们的情境感受;其三,日渐庞大的组诗形制连贯起碎片化书写,为吟咏节气生活的多面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四,序言与注文是诗词书写中表达节气认知的重要内容,前者能够透露出写作者因节气认知而产生的记述契机与目的等相关信息,而后者则可以进一步阐释或是证实节气认知的具体内容与传承历史;其五,极具代表性的诗词书写(例如帖子词等)直接参与节气生活,成为中国传统节气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特色。

  第五,探究时间文化制度与文学书写形态的深层逻辑。节气认知与诗词书写之间的关系,起源并统一于中国古代独特的宇宙观与价值观。中国传统的文化制度体现出周而复始的时空一体化认知,而中国典型的文学书写形态则蕴含主客观统一的理念。时空一体化与主客观统一的交叉研究印证了中国古代包括天与地、古与今、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等多重二元对立统一关系在内的环形逻辑模式,表现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传统思维的整体性、涵容性及相对闭合性,其与西方世界的线性逻辑模式有着显著差别。

  概而言之,节气认知与诗词书写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显在的互动关系,即节气认知生发诗词书写与传播、诗词记录并直接参与节气生活;二是隐在的互动关系,即中国民众特有的时空一体化的思维观念与书写过程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愿表达。

  二十四节气诗词研究的意义

  梳理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诗词文本,不但可以为研究独具自然审美特色的中国古代时间文化提供文学观照,同时也为研究极具韵律与意境的中国文学书写形态提供了时间视角。探析中国古代民众的时间观念与诗意表达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重构融客观观察与主观体验于一体的中国传统时间文化体系,提升时间文化制度与文学书写关系研究的理论品质。而且,二十四节气诗词研究能够推动文学与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的跨学科研究,促进诗学理论、记忆理论、实践美学理论等的互动,为在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中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助力添薪。此外,该研究可以为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添加文学注脚,同时也可以为以诗词为代表的文学书写形态的当代传承提供历史经验。透过二十四节气诗词研究探寻时间生活的历史记忆与文学书写,能够勾连当下城乡的生活节奏与精神旨趣,为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推动生态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审美导向。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