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过程哲学的生态意蕴
2024年02月05日 09: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5日第2830期 作者:孙德忠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创立过程哲学,认为世界不是实体性事物的堆积,而是关系性的现实实有的生成和更替,现实实有就是构成世界的最终实在。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一个个事件构成的,过去的事件结束,新的事件开始,过去的事件影响着现在的事件,现在的事件“摄入”过去的事件和未来的可能——过程是不在场的过去事件的永恒性和在场事件的现实性的结合,各种事件在过程的展开中互相包容、相互牵涉,形成了生成性的现实实有。从这种过程原则出发,怀特海建构了极具特色的自然观、价值论、美学观和宇宙论,这些理论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展现出从过程到生态的内在精神趋势。

  有机统一的自然观

  批判西方传统哲学以笛卡尔心物二元论为代表的机械论自然观,倡导“似乎更接近于印度或中国的某些思想特征”的有机自然观,是怀特海哲学的基本思维倾向。这为过程哲学的生态走向奠定了自然观基础。

  首先,“关系”支配着“性质”。在怀特海看来,每个事件都是由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所构成,不存在完全独立的个体事物。自然是关系体和运动体的统一,具有“生命体”的特征,整个自然都是作为生命有机体的事件和过程的“活”的行为。这种“活”的行为意味着每个事件都是主体,它们共处于一个共同体中。共同体中各个事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它们作为实体更重要。事件与事件的内在关系可以表现为延展涵盖的关系,“每个事件在本质上是唯一的和不可比较的。可比较的东西是对象和对象在事件中所处的关系”。由此,怀特海认为,将自然二分为两个实在系统(即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和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的分裂的自然观是极端错误的——他致力于描述一个由事件及其关系构成的整体性自然。

  其次,事件之间相互涵摄。怀特海认为,“每一个现实实有都存在于一切其他现实实有之中”。也就是说,每一个现实实有都是另一个现实实有的一部分,同时又包含着其他现实实有,或者不同的现实实有之间具有相通相连的部分,一切现实实有只能在与其他现实实有的关系中存在。进言之,每一个现实实有都内在地关联着整个世界,能动全息地反映着整个世界。在这种全息反映中,自然以集合而成的统一体不断地创造性演化。“自然是作为事件而呈现的,它在本质上是短暂的。根本不存在静止不动的、让我们好好观看的自然。”因此,宇宙自然不是互相联系的事件的简单聚集,而是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机统一,无数事件之间的相互涵摄形成了不断延续、动态发展着的整体性自然。

  最后,自然有着创造性进展。怀特海强调,自然不仅是一个有机的运动整体,而且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创造性过程。自然创造性的根源在于现实实有的主体性。每一个现实实有都处于过程的未完成阶段,它们具有主体的统一性,因相互“摄入”(apprehension)而在整合中达到创造性和谐。自然的创造性还表现为选择性。每个事件在自然机体演进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作用并产生相应结果,每个事件的影响都遍及世界,但都在其可控制的范围之内。所以,自然的选择性既意味着和谐的进化,更意味着向新颖性境界的创造性生成。

  内在共生的价值论

  怀特海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关于现实事件本身是无感觉、无价值的观点,而把整个世界看作有情感、有价值的机体,弥补了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鸿沟,打通了人与自然相互连接的通道。这为过程哲学的生态内涵提供了价值论保障。

  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怀特海曾说,他与浪漫派诗人一样,用“价值”来说明事件的内在实在性,并抗议把价值排斥于事实要素之外的做法。所谓内在价值,意指某物内部具有且以自身为目的的价值。囿于常见的“具体性误置谬误”,人们往往会把自然万物简单看作实现目的的手段。这种倾向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而愈发强烈。比如,物理学中存在着一种抽象过程,不问事物本身如何,其中的实有都只根据它们的外在实在性来考虑。现代科学以及作为其哲学基础的“笛卡尔关于没有内在价值的物质粒子的科学理论”产生了两个极为严重的恶果:一是“不顾每一个机体和环境的真正关系”,二是“不顾环境内在价值的习惯”。在考虑终极目的时,环境的内在价值必须充分估计进去。

  内在价值论的根据在于,任何现实实有都是一个摄入物、一个摄入的主体,它能够将来自先前的实际物的影响吸收到自身中去,然后对它们作出自我决定的反应。当一个现实实有通过这种非感官的摄入方式呈现和表现自身时,物质世界或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便彰显出来了,因为它们是一个个生机勃勃、充满激情、追求价值并实现价值的搏动着的复合体。反之,通过感官(特别是视觉)感知,那些能够在摄入中接受到的东西嬗变了,不仅物质世界的价值成分将会遗失,而且感官对象的丰富性、完整性也将会被过滤掉。在现代科学的进展中,物质世界的主观性质、情感性质不断弱化,客观、纯几何方面不断强化,其后果正是物质世界内在价值的抽空。

  现实实有的内在价值并非独立不依,而是协作共生的。从“关系”支配“性质”的基本前提出发,怀特海认为,每一事物都是出自它的群集关系,且在内部由这些群集关系构成。群集关系是根本性的。一个看起来是独立的实体,比如一个光子,其实却是一个由诸多群集关系组成的模式——正是群集关系乃至整个世界协力产生一个新的创造物。因此,任何一个现实实有的内在价值必然也是相互关联、互依共生的。一切生命形式所具有的平等内在价值及其关联共生,是整个生物圈生生不息、繁荣兴旺的动力和保障。

  动态和谐的美学观

  怀特海从过程哲学和关系思维出发,批判了传统美学观的形而上学本质。他以过程哲学的新奇性、创造性为原则,论证了美的过程性、冒险性与和谐性。这为过程哲学的生态建构升华了美学意蕴。

  首先,美在过程。怀特海认为,“美就是一个经验事态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过程性的事件就是宇宙最后、最小的构成单位,“是构成世界的终极实在,不可能找到任何更实在的事物”。宇宙由相互联系的“动在”所构成,在过程中不断变化。这种动态性始终贯穿于美的生成过程中,每一“动在”无时无刻不在感知、判断、选择着,并向着美的关系生成与演进着。这种“摄入”就是怀特海意义上的“审美综合”,是生态过程性的美学呈现。

  其次,美在和谐。在怀特海看来,美牵涉实在中各组成成分相互的关系、现象中各组成成分相互的关系,以及现象与实在之间的关系。宇宙目的论就是要导致产生美。美有不同等级,也有次要形式和主要形式之分,美的主要形式以次要形式为先决条件。美的主要形式和次要形式、美的整体感觉和部分感觉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交织成为一定模式的对比,使美成为现实事态中获得自身例证的一种性质。“当构成现象的定性物交织成对比的模式,因而对于诸部分的整体的把握产生了相互支持的最充分的和谐,此时现象便是美的。”另外,从审美秩序来看,多样性、差异性至关重要,只有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性之间的和谐才能不断产生美的状态和美的境界。社会多样性和文化差异性之间的和谐关系为人类的精神之旅提供了“驱动力和原材料”,这既是广袤宇宙、社会生活的本然状态,是美的不竭源泉,也是生态整体性的和谐之美。

  最后,美在冒险。怀特海认为,“完善的美可以定义为完善的和谐;完善的和谐即是在细节和最终合成方面均为完善的主体形式”。所谓主体形式的“完善”,是指主体形式不含有相互抑制的感觉成分。但是,那种能够说明主体形式的有限性的抑制却无损于完善。这是因为存在着低级的和高级的完善,一切完善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一个以更高级种类为目标的不完善则超出了低级的完善。而不同种类的完善之间是不协调的,这种不协调本身可能是毁坏性的、恶的,但却能够为美提供正面感觉的贡献,使耗尽了的平淡完善迅速转移到带有新鲜气息的另外的理想。对抑制的克服、对不协和的穿越恰恰需要冒险,需要“健康的冒险”,这种“冒险精神”是对新的完善的追求,是生态创造性的审美探究。

  (作者系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