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2022年12月26日 11: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6日第2559期 作者:胡博

  古典文献学是运用校雠、考证、编纂、检索等方法,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的独立学科。其实,这些工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同样存在。民国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最具规模也最有影响力的成果是《中国新文学大系》。作为学科层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工作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按照当时制定的学科规划,中国新文学(现代文学)学科被归为国家教育文化事业的重要部分,作为学科基础的文献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各种作家文集、选集陆续被编辑出版,文献史料也被分类整理出版,部分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组织学者队伍,投入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史料的编辑整理之中。例如,由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写的《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在学界影响很大。
 
  进入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工作复苏,成果不断涌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编纂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最具代表性。这套丛书规模巨大,分甲乙丙三大系列,数十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到丛书的编写中,多家出版社分批次发行,是中国现代文学截至当时规模最大的文献整理出版项目。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文献史料的陆续出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开始呼吁设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学科。80年代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者樊骏在《新文学史料》上发表了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总体考察的长篇论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学科建设进行了整体阐述。此后,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宣布成立,会员多是中国现代文学领域的研究者。从此,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史料工作达到新的高度。
 
  “文献学”转向:学科独立与制度保证

  新世纪以来,文献工作日益受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重视,自觉地进行文献史料的挖掘、收集、整理和研究成为学界新的发展趋势。河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单位多次举办学术会议,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史料议题。部分学者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提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求,“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应当成为新的学科名称。这一观点随后成为学界的共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绝不仅仅是史料的挖掘和整理,更不单纯是其他研究活动的基础或序章。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本身就有相当的学术价值,譬如清代学术多以文献学为中心进行,在思想上堪与程朱理学相颉颃。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也有望作为学术发展的契机,成为新的学术思想的生长点。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对“文献学”认识的深入,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对“文献学”的传承和讲授。中国现代文学专业陆续为研究生开设了“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讲义”“中国现代文学文献专题”等课程。四川大学文学院于2019年首次获准设立“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二级学科,隶属于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赫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并列,“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方向博士点开始招生。这些都是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学科建设的最新进展。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当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纂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可以凭借单纯的文献整理工作成为国家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重点项目,但如今单纯的文献整理工作却较难立项。这与几十年来学界对文献整理工作意义的忽视有关。文献整理被认为是一项最基础、单调、无学术含金量的工作,为其他研究服务,其学术成果长期未能得到相对公正的学术评价。中国现代文学文献整理往往以学者个人的学术兴趣为支撑,学者们大多只能独坐书斋,与冷板凳相伴。然而,仅凭兴趣和热情,文献工作是无法长期维系的。事实上,对于学者个人而言,文献史料工作做得越深入,他的学术研究也就越有底蕴,是否具有独立的文献功夫和背景往往会影响其个人的学术品质。只有加快推进相对公平的学术生产衡量机制,设立相应的学术标准和规范,有了制度保证,才能吸引更多优秀学者参与其中,从而产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高质量文献学成果。
 
  “历史正在消失”:文献抢救刻不容缓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古代文献相比,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生产和流转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古代文学作品普遍没有手稿保存下来,现代文学作品则出现了大量的手稿,从而导致识读问题、著作权问题、隐私问题等,文献工作情况变得复杂。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通常首发于期刊或报纸副刊上,这些书报期刊的文献价值是不可替代的。由于报刊纸张的保存期限大约只有一百年,如今,中国现代文学文献面临着“历史正在消失”的问题。如果保存和使用不当,中国现代文学的部分文献可能会比古典文献更早地消亡。现代文学文献大多已经有了百年历史,这些纸质印刷的书报、期刊已经接近保存的极限。根据国家图书馆的统计,馆藏的民国文献损坏比例已达十之八九,而民国初期的文献已经全部损坏。这是研究者不得不面临的严峻现实。
 
  作为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人,现代文学作家们也在逐渐离世,他们脑海中那些鲜活的历史或许也将无法钩沉。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曾经提出对文学历史进行“抢救”,对老一代作家进行系统的采访,录音整理他们的口述历史的建议。这项工作目前仍在继续。进入21世纪,学界和相关单位逐渐意识到对文本文献也需要进行“抢救”。值得欣慰的是,2011年,国家图书馆与各省公共图书馆系统共同制定了保护民国时期文献的项目计划,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图书馆有较大数量的中国现代文献亟待编目、整理、上架,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科学整理和妥善保存已刻不容缓。
 
  文献整理的新方向:文献数字化及挑战

  目前,科学整理和妥善保存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新方法是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当下已经建立了多种近现代文史资料信息数据库,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检索服务,使其能够以数字化方式切入现代文学的阅读和研究领域。对于一些具有开创意识的学者而言,数字化文献正逐渐成为新一轮“学术革命”的契机。当然,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数字化处理还处于初级阶段,以运用扫描的方式将纸质文献搬运到网上为主。这种机械的搬运其实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繁体字的识别不准确,或因未顾及从右至左的行文方式,导致录入的书名次序颠倒,从而影响检索。此外,还会出现版权页缺失、封面丢失或出错、广告插图被删减等问题。而且,当下简单的数字化处理既不能反映文献的原始面貌,也不能保留纸质文献的历史质感。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数字化处理还有更高的追求,就是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不仅将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文本精确地搬运到互联网上,还要以这些文本为中心建立全息数据库:包括与文本相关的各种信息、朗读录音以及相关的影像资料、相关的评论和研究等都将被纳入其中。一旦进行关键字检索,所有文献信息皆可自动呈现。也许这才是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发展的新方向,这一新方向不仅关注整理的内容,也关注整理方法的创新。
 
  文献范围的扩大:新的学术生长点

  广义而言,“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国际上认可的“文献”定义是指所有情报的载体。这意味着其不仅包括文字类文献,凡通过图像、音频、代码等手段存储信息、知识并进行传播的载体皆属 “文献”的范畴。这就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们打开了思路。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工作不仅是查阅书籍报刊,还包括搜求、收集书信笔记、私人日记、音像图文、口述历史等,特别是发现、挖掘历史档案、影音资料、民间收藏、地方文献等以往为学界所忽略的史料文献。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大文学”史观,依据这一研究视野,除了文学类文献外,各种文字资料,包括历史、政治、法律、经济、金融等各个领域的史料,都可以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所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的整理之路才刚刚起步。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专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工作,拓展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文献,尽可能还原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有望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发展能够帮助我们重新激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思维,更好地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脉搏,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中国。这将是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工作者所能作出的崭新学术贡献,也是文献工作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