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边疆考古研究
2022年12月23日 10: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3日总第2558期 作者:本报记者 班晓悦

  边疆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何以中国?因有边疆”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12月17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边疆考古论坛在线举行,参会学者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成果,为推动中国边疆考古事业深入发展建言献策。

  实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近年来,中国边疆地区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绩斐然,边疆考古在中国考古乃至世界考古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副司长辛泸江表示,在一代代边疆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我国在边疆地区的人类起源、史前文化发展与环境变迁、人群迁徙与民族融合等领域的考古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他呼吁促进边疆考古成果转化,让考古成果更好走进社会公众,发挥边疆考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边疆地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印证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离不开边疆考古。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极大地延伸了历史轴线、填补了历史空白、丰富了不同时代中国边疆地区的历史风貌。中国考古学会边疆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魏坚认为,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证明,边疆考古不仅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而且对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早在史前时代,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先民就与长江、黄河流域的先民开展了深入互动,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表示,辽河上游地区的红山文化与长江下游地区的凌家滩文化皆以玉器闻名,二者玉器造型的相似性是两种文化宇宙观、社会观、道德观、价值观相互认同的充分体现。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陈祖军提出,澜沧江上游地区的卡若文化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仰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西藏卡若遗址的半地穴式房屋与出土彩陶是仰韶文化向西南延伸的产物。

  秦汉以降各个王朝对边疆的治理,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据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蒋志龙介绍,云南河泊所遗址最新出土的“益州太守章”官印封泥、涂朱瓦当、带有“始元四年”等字样的公文简牍等文物,初步确认了西汉益州郡郡治所在,是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对云南边疆有效治理的见证。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蒙长旺表示,广西合浦汉墓群是我国现存汉代郡县一级分布面积最广、墓葬数量最多、保存现状最好的一处墓群,其中最新发现的庸氏家族墓进一步印证了历史文献中关于汉王朝以合浦为支点经略岭南及海外的记载,为研究汉代边疆治理及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加强多学科联合攻关

  多学科联合攻关与国内外交流合作对边疆考古研究大有裨益。陈星灿提出,开展多学科、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边疆地区的认知。他呼吁中国边疆考古工作者与国内外考古学者加强交流互动,共同促进中国考古学的繁荣发展。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丛德新看来,多学科研究的成果使边疆考古工作愈发立体丰富,为边疆考古注入了新的活力。蒋志龙介绍了河泊所遗址考古工作多学科合作的成果。其中,对植物遗存的研究,发现了不同时期的稻、小麦、粟等作物遗存,可复原滇中湖区整个青铜时代居民的生业模式变迁及农业生产发展状况;动物遗存研究,发现了鹿、麂、棕熊等野生动物以及猪、羊、狗、马等家养动物,确认了河泊所遗址先民的动物性食物来源及可能存在的家畜饲养。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张吉认为,综合利用铅同位素分析等科技手段,能够为内蒙古中南部等地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断代提供新的参考。

  在金末元初短暂存在的东夏国,近年来得到了我国学者及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学者的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开展东夏国研究,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安文荣建议,可以联合黑龙江、辽宁等地的考古单位及吉林大学等高校,依托考古资料系统开展东夏国研究课题;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有关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适时开展域外东夏国考古工作;定期召开东夏国主题的国际会议,扩大学术交流范围,增强东夏国研究的国际话语权。魏坚认为,边疆考古工作者应拓宽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立足边疆地区的区位优势与文物资源特色,深入推动边疆考古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文明互鉴,为中国边疆考古事业的深入发展与进步,以及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