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学术性数字基础设施
2022年12月26日 1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6日第2559期 作者:本报记者 练志闲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收购社交媒体平台推特后,风波不断,引发争议。近期,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学者马克·卡里根(Mark Carrigan)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官网发文,反思了社交媒体平台在积累学术社会资本方面的作用,并敦促学者、学术团体、资助者和参与学术交流领域的人们思考他们在线上学术社交中的作用。在数字时代,社交媒体会对学术产生哪些实际而深远的影响,学者又该如何更好地运用社交媒体,是学术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外国学者。
 
  为学术界带来更多信息和机会

  社交媒体为学者提供了新的途径来吸引更为广泛的读者。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学者里特什·丘格(Ritesh Chugh)、罗伯特·格罗斯(Robert Grose)与斯蒂芬妮·马赫特(Stephanie A. Macht)在《高等教育学者的社交媒体使用:范围综述》一文中称,学者受社交媒体的吸引而开设账号的原因,不仅包括传统学术职责内的研究与教学,还包括推动职业发展、树立职业形象与扩大社交等其他非学术原因。学者也会将社交媒体打造为个人的学习网络,尤其是初级学术人员倾向于利用社交媒体网络来树立自己的专业职业形象和提升知名度,而资深学术人员则倾向于利用平台分享和传播信息。
 
  卡里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交媒体能够推动学术发展。从学术社会资本理论出发,卡里根认为,科研人员之间的互动可以分享消息,促进学术合作与互相帮助。因此,社交媒体对学术界来说意义重大。学者在社交媒体上积累了学术社会资本,他们通过平台可以比以前更加容易地打破地域限制,与不同国家、机构和学科的学者展开交流与合作。他说:“以前我们主要通过学术会议和学术团体来联系自己院校以外的学者,而现在许多学者已经通过社交媒体建立了丰富且庞大的学术联系网络。”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也可以使社会公众成为学术知识的积极构建者,推动学术知识的社会化。
 
  都柏林理工学院学者穆里安·奥基夫(Muireann O’Keeffe)在《学术推特和专业学习:神话与现实》一文中提道,社交媒体有利于非正式的学术发展与学习,尤其是关于学术知识与实践的内容。奥基夫认为,学者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然而,由于平时忙于教学与研究,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正式的专业学习。此时,时间灵活、非正式的替代性学习机会应运而生。其中,参与社交网站也是有利于学术发展的非正式学习机会。学者们已经普遍把推特视为一个非正式的学术学习空间,社交媒体为学术界提供了更大的直接交流平台,从而为学术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梅根·麦克弗森(Megan McPherson)也得出类似的结论。通过实证研究,她发现通过社交媒体这一交流平台,学者可以建立起本地与全球学术网络,极大增强信息流动,而这些都有利于启发思维、激励创新学术实践,甚至可以打破原有的等级差别,为处于事业初期的研究人员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
 
  克服对单一平台的依赖

  卡里根告诉记者,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加之疫情导致线下活动与出行减少,学者逐渐习惯于依赖社交媒体所提供的服务进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了解更广泛的学术领域,确定潜在的合作学者,并在阅读正规出版期刊图书之外,时刻了解前沿进展。因此,支持学术性活动的数字基础设施压力愈发增加,而对单一平台的过度依赖便导致这一重要的社会基础设施显现出极强的脆弱性,这也使得英国高等教育过度依赖的单一平台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卡里根表示,目前推特是海外学者最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平台。但随着推特当前的巨大变动,许多人开始担心在推特上的学术社会资本的未来。卡里根说:“如果推特的前景黯淡,那么学者之间的网络可能无法在其他平台上完美重现,进而导致我们失去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但很显然这一系统在支持学术工作方面具有巨大价值。”
 
  推特目前的状况也令那些在平台账号上花了数月甚至数年时间精力的学者陷入困境,卡里根将其称为“庞氏骗局”。他告诉记者,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积累了知名度与粉丝量,但能否维持其价值,取决于其他用户能否持续使用该平台,以及该平台能否持续稳定地引入新用户。如果这个平台未来发展不佳,导致没有新增用户并且现有用户逐渐退出,那么成千上万的粉丝数量也毫无价值。这意味着学者所积累的学术社会资本迅速贬值,因此推特的巨大变动也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重大事件,卡里根认为,这种状况类似于引文排名在一夜之间重置,将产生极大影响。他表示,这也可能使学者转移到其他平台,试图重建有效的学术社会资本,这一点在最近诸多学者的帖文中有所体现,他们鼓励自己的粉丝与他们一同转移到新平台。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健康科学与相关研究学院的信息专家安迪·塔特索尔(Andy Tattersall)表示,在推特前景不明的情况下,诸多学者及其他用户群体将会以混乱与低效的方式转移到不同平台上,从而迅速削弱数字媒体平台的沟通与协作潜力。对大多数推特普通用户来说,退出推特转而使用其他的平台相对简单。然而,对于学术机构与学者来说,在已经建立了广泛且复杂的受众的情况下,转移平台会给他们带来巨大损失。他举例说,近年来高校已经十分善于使用新型社交媒体。例如,他们会在抖音和Instagram等平台进行招生推广、发布新闻公告、与当地企业建立商业联系等。但目前其他平台的传播效果尚不如推特,学术团体或高校放弃推特平台将十分艰难。放弃过去花时间和精力积累的粉丝、转移平台重新与原来的受众建立联系、吸引新的受众……这些需要集体决策与大量的后续工作。他认为,短期内将很难看到学术界对此作出反应,也很难真正发生重大转变,最有可能的发展趋势是学者与高校机构转而将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平台账号上,如抖音、Instagram、脸书、领英等。
 
  构建适合学术研究的社会基础设施

  那么,是否有一个完全可靠的平台呢?塔特索尔认为,许多西方社交媒体平台都存在政治化的现象,即成为操纵政治舆论的工具。学者与高校机构都没有恰当的方式来评估平台价值、捕捉其变化。他说:“如果要依赖一个现成的免费在线平台来传播研究成果,便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我们无法确保我们所依赖的平台永远可靠;第二,虽然博客、播客、视频等交流形式对于学术交流也很重要,但我们最终还是需要一个良好的开放社交网络来分享学术产出,这已经成为当今学术交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塔特索尔提议,要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知识交流与建立学术社区之间做出明显划分。推特上的学术性活动通常会融合二者,因为这样可以吸引非学术界的普通大众也加入到学术讨论中,包括记者、政治活动家、政策制定者等,但这样既耗时,也无法充分地发挥这两种职能。卡里根认为,如果对知识交流和构建学术社区进行区分,那么这两项工作都能得到更高效的推进。为此,他鼓励所有学者都参与到构建学术社区的工作中,共同打造一个知识生态系统。
 
  推特的动荡为学者提供了机会,让他们思考应如何处理这一问题。卡里根提出,学者们不应只是重现推特的学术网络,或是将重心从推特转移到别的社交平台上,而是要反思这次社交媒体平台崩溃所反映的问题,以及我们如何避免同样的事情在未来再次发生。他说:“现在正是思考支持学术活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好时机。我们需要对如何支持这类活动展开战略规划,特别是在支持处于职业发展初期的研究人员方面。”
 
  卡里根表示,现在正是向多样化、稳定、适合学术研究的社会基础设施过渡的时机,高等教育院校、学术团体、出版商和投资人应通过资助、协调合作等形式发挥领导作用,共同思考我们应该如何打造更加多样化的在线学术社区,容纳学术博客、播客、协作服务器、社交网络于一体,并提供更丰富的互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