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设定了未来15年全球在减贫、健康、教育、环保等17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如何实现全球包容、共享和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国别学探讨的重要议题。12月18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的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2022岁末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分享各国发展经验和路径,研讨人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促进各国相互理解,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
2022年,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4月,北京外国语大学携手全球外国语大学联盟,倡议发起“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致力于推进区域国别学相关学科的交叉和共同身份的探索。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杨丹表示,共同体秉承“多视角、全覆盖、重原创、促理解”的全球区域国别学共同体精神,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区域国别学的创新发展。
摩洛哥中国友好交流协会主席穆罕默德·哈利勒谈道,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中国实现了跨越式的高速发展,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和平、发展和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这既是经济、社会问题,也是政治、文化问题,既有历史和现实维度的相交,也有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的互动,对“包容、共享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实现相互尊重。达到相互合作,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杜占元表示,推动学科交叉、学者协作和学术创新,应对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的新现实、新问题和新挑战,是增进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的重要举措。翻译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的重要工作,通过准确传神的翻译介绍,开展对外传播和学术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帮助外国读者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促进中国和世界各国交流、沟通,让世界更好认识新时代的中国,对推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很有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对于世界意味着什么?杨丹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将引领规模巨大的人口迈入现代化门槛;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他认为,在世界更加紧密联系的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影响着全球治理的格局和人类发展的轨迹,中国式现代化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球注入持续动力,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新选择。未来,我们要回应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的新现实、新问题、新挑战,用学术推动全球发展,促进全球学者协作,推动全球的学科交叉,助力全球的学术创新。
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和发展理念,以及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和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背景下新的时代课题。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谈道,对于学术界和思想界而言,当下最大的挑战在于反思和定义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国家与国家互动的新价值、新模式,探索世界持续和平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超越民族国家视野,基于全人类共同价值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立场,创造共通性和独特性对立统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实现共同安全与发展的可行路径。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倡导文明交流互鉴,进而实现共同繁荣,以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基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明交流互鉴和务实合作,离不开区域国别知识的支撑。中外各方合力加强知识的交流,共同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推进全球安全及全球发展问题系统研究,构建共享的认知和知识。
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崇尚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倡导和衷共济、守望相助,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开展全球发展合作的坚守和追求。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蒋希蘅表示,中国在推动全球发展中,始终与伙伴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学习、合作共赢,同时也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中国始终倾听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发展需求,在参与国际发展合作中,充分发挥自身在减贫、农业发展、工业化、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等领域积累的发展经验和优势,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在这些领域取得进步。
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受到了国际社会的热烈欢迎。柬埔寨柬中关系发展学会会长谢·莫尼勒回顾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柬埔寨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内加强了经济合作,有效地对接了发展战略,尤其是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合作。“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以来,世界各地人民的联系更加紧密,柬中两国人民交流也蓬勃发展。“全球发展倡议”为柬中关系的不断提升指明了方向,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贡献。
哥斯达黎加经济部前副部长维利亚·戈瓦莱表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如果不考虑贸易自由化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重要性,就没有办法理解各国取得的进展,拉美与中国的贸易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奇迹”可以视为当今时代的真正典范,代表了社会公平的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和内生性的技术发展,以及没有意识形态制约的全球相互依存。“一带一路”倡议使拉美地区历史上首次被一个世界大国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这是可持续和持久合作的关键。
如今世界面临多重、多维危机,加强区域合作,建立危机预测,能够使发展更有生机活力、更具可持续性。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马里代表处主任埃德蒙·穆卡拉建议,应加强区域和国际合作,以改善数据的可得性和质量,从而建立和改进对危机的预测;增加针对地方能力建设和长期适应性措施的投资,特别是在农业和畜牧业部门,加强粮食安全;加强善治以应对地区气候变化、人口压力等风险和危机。
与会学者倡议,全球学者应承担起促进国际理解,加强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之重任。通过共同努力,消除全球发展不稳定的根源,鼓励跨境合作,促进经济振兴和包容性增长。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