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2022年12月26日 10:5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6日第2559期 作者:本报记者 班晓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2月20日,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坚持‘两个结合’ 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视角,围绕“两个结合”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深刻把握“两个结合”学理逻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两个结合”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和途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吉林强调,要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历史脉络,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从革命、建设、改革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要深入理解“两个结合”的内在逻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为根本前提、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前进方向;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要认真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为公”“多元一体”“和而不同”“协和共生”等智慧和精髓,是“两个结合”在统一战线领域的生动体现。
 
  “两个结合”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内在机理,是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志强认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方法,只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才能解决中国不同时代的问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代尧提出,中国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要顺应变化解决时代和实践提出的新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时代化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秘所在。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何中华看来,中国具体实际体现着中国特有的国情,中国国情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及其文化传统逐步积淀的结果,因此从实践层面来看,第一个结合的过程从一开始就未曾离开过第二个结合,这是“两个结合”学理上的蕴含关系。
 
  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表现为历史文化、文化心理结构和思想文化三种存在形态。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沈湘平进一步阐释道,历史文化更多是客观实际层面,文化心理结构和思想文化更多是主观精神层面,但文化心理结构侧重自在、本能的形式,思想文化侧重自觉、理性的形式。历史文化、文化心理结构和思想文化可以分别视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心”“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之“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心”“脑”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学界对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讨,往往集中于高端的哲学问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张弛认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问题,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易表示,唯有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才能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西文明的融合是文明自我成长与更新的动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秦露认为,囿于西方中心主义,西方学界对中华文明之于西方文明乃至全人类的价值缺乏客观认识,这是当代中西文明交流最大的障碍。中华文明的当代载体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其本身处于连绵五千年未曾中断过的历史传统中。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古老文明之间的关系,也是在探讨如何更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我们打破西方中心主义,从构建世界文明新秩序的角度阐释中国道路的文明根源。
 
  在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新刚看来,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在实现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民众精神世界匮乏、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对外不断扩张等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是运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治理资本问题,这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天下为公、诚实守信、亲仁善邻等思想,为降低资本的消极影响提供了理论资源,在“两个结合”中不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可以解决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主任冯永昌也认为,中国所倡导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文明关系作出了重新定义。坚持“两个结合”,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为解决人类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