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赋能民族学转型发展
2022年12月26日 10: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26日第2559期 作者:本报记者 阮益嫘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积极推进民族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西南大学副校长崔延强表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多学科同频共振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助力民族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院长邹芙都谈道,推动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应整合民族学学科资源,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历史、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共同性。在西南大学日前举行的中国民族学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上,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麻国庆表示,“共同性”是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中结成的有机联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各民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深化对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可以为其他多民族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色音提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应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要增进共同性,坚持共同性为根本方向;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注重对各民族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民族理论需要守正创新

  中华文明是一个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教授纳日碧力戈谈道,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善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民族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体系、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思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我们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进入新时代,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迫切需要守正创新、不断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丁宏以宗教中国化为例提出,中国社会“多元一体”的政治文化格局,使得外来宗教在扎根本土的过程中,其基本走向不是同中华文明相冲突,而是与中国社会及其历史发展方向相协调,并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宗教的中国化,见证了中华文明兼容并包、海纳百川、尊重多元的和谐之道,也是中华文明贡献给世界的智慧与经验。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福泉有着多年的田野调查研究经历,在系统总结丽江在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理论价值时,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丽江广泛展开国际文化交流,成为一个展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窗口。实践表明,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不断推出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焦认为,古代人类学知识的积累为我们探讨民族的起源与发展、跨区域和民族文化比较研究等提供了多种研究路径。各类史籍是中国人类学研究独特于西方的一个重要学术渊源,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展现了中国本土经验为人类学发展所贡献的独特智慧。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