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让世界读懂中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与传播
2023年03月03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3月3日第2602期 作者:

  【编者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版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外最受关注、最具影响力的中国领导人著作,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了解当代中国和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权威文献。本期“特别策划”,学者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多语种翻译传播在国家政治文本翻译实践者和翻译研究者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中的互参互证,探索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的对外构建,旨在进一步提升中国政治话语的翻译与国际传播质量,推动融通中外的政治话语体系建构,让世界进一步读懂中国!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海外的接受效果

  根据《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5日的最新报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自2014年发行至今,已出版4卷、37个语种版本,先后在32个国家举办39场线下与线上宣介推广活动,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深入了解这4卷本的海外接受效果,我们根据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拟从媒体报道、读者反馈、报刊书评、论著引用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翻译传播研究助推治国理政知识“世界化”

  “翻译传播”概念的提出,为所有本土学科发展扩容、赋能、增值。几乎所有的学科都离不开翻译传播这一助推器,跨文化学派称之为中介或桥梁。各个学科的翻译传播研究是“翻译传播”为各个学科带来的新形态,不断扩大各个学科的知识边界,丰富各个学科的内涵。翻译传播给每个学科带来学科的增长点和生力点,使之跨学科化,助力本土化知识和智慧走向国际。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海外热对新理念译介传播的启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翻译出版、海外宣介为各国读者提供了一扇读懂当代中国的窗口,其海外成功传播堪为中国理念、中国思想国际传播的范例,对中国新理念的对外翻译传播意义重大、极具启发。本文首先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出版的三大特点进行分析,继而结合传播学理论探析其海外热销原因,以期为我国新理念、新思想的对外译介传播提供经验借鉴,助推我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中的中国科技形象

  中国科技形象是指本国或他国公民、组织或媒介对中国科技相对稳定的认知和评价。根据形象的形成机制,中国科技形象可分为物质层面和符号层面的形象。前者是指人们目睹或亲历中国科技发展及其成果所形成的关于中国科技的总体看法。后者指由于包括语言或图片在内的符号影响,人们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中国科技的总体印象。根据形象塑造主体的不同,中国科技形象还可分为他塑形象和自塑形象。他塑形象是指他国公民、媒介、组织和政府通过符号塑造的中国科技形象,自塑形象是指本国公民、媒介、组织或政府通过符号塑造的中国科技形象,或中国科技成果所塑造的中国科技形象。

  关于提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传播力影响力的建议

  作为国际社会了解新时代中国的权威读本和“金钥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四卷目前已在全球出版37个语种,在32个国家举办首发式、读者会、研讨会等国际重大推介活动,在40多个国际书展、500多家海外主流书店、20多家全球线上营销平台持续展示和销售,进入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图书馆,发行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出版语种最多、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领导人著作。

  中国政治话语“隐含叙事”的翻译与评价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中国话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就需要实现话语生成、翻译阐释、国际传播的“三环互动”,即以中国实践为基础,总结提炼出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彰显中国话语的原创性与思想性;以忠实传达中国话语核心要义为根本,加强相关概念跨语言转换的可理解性,体现中国话语国际表达的规范性;以有效传播中国话语思想内涵为宗旨,加强国际传播顶层设计,促进多样化传播,达到中国话语国际传播的预期效果。

  国家翻译工程的新历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伟大实践的智慧集萃。在国家大力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背景下,该书多语种全球化发行,对于传播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提升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翻译是国家翻译工程,其全球化成功发行有赖于强大的国家翻译能力,体现于该书的译前规划、译中规制和译后营销与传播全过程。

  时政话语翻译的语境应变与传播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包含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文字高度浓缩凝练。要优质高效地完成如此高难度的翻译项目,严谨的工作流程必不可少。更重要的是,该书的翻译团队汇集了国内多家外事外宣机构顶尖的翻译专家,仔细研读原文,既领会精神主旨,也深入探索每个细节,精益求精地打磨译文,忠实流畅地向外国读者介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理论创新和奋斗实践。该书的翻译工作系统庞大,集合了方方面面的努力,本文重点分享如何在忠实原意的基础上通过中外合璧、灵活变通和与时俱进提升译文的传播效果。

  用典引诗的化译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风格清新,平易近人,魅力无限,语言艺术高超,极富感染力和感召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集中展示了这些风格。了解这些风格是恰当翻译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绝对前提。XIJINPING: THE GOVERNANCE OF CHINA IV(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22)是国家翻译实践的集体成果,集全体译者的智慧和语言艺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治理艺术和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经常用典和引诗,这些用典思想高深,语言凝练,具有诗的特质。该书的译者在对用典和引诗进行翻译时,其翻译技巧、策略和艺术值得研究。本文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和所引诗文的化译策略。所谓化译,指对原文的翻译产生的变化性翻译。这里具体指等化、深化、浅化和融化。

  时政话语对外翻译的原则

  从新中国第一本外文图书《论人民民主专政》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的对外出版发行,以领导人著作、党和国家重要会议文件和其他重要党政文献为载体的时政话语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时政话语对外翻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