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应对挑战 推动非洲自贸区实施进程
2020年12月02日 10: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2月2日总第2060期 作者:张巧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非洲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识。随着酝酿多年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协议于2019年5月30日正式生效,非洲将有望形成一个覆盖13亿人口、经济总量达3.4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自贸区。

  然而,目前非洲对于实施自贸区的承诺水平还不够理想。虽然除厄立特里亚外,非洲54个国家已经签署了自贸区协议,但仅有30个国家批准了该协议。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更是将自贸区协议的正式实施时间由2020年7月暂缓到2021年1月。在逆全球化、第四次工业革命、非洲债务困境等形势下,推进自贸区的建设有望帮助非洲应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经济不振,也将成为非洲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极大助力非洲的未来发展。一个更加开放的非洲市场意味着更多、更大的竞争与挑战,非洲自贸区建设正在挑战中谋发展。

  包容性发展和融资受限

  非洲推行区域经济融合的进程比较缓慢。例如,非洲贸易一体化水平远低于其他地区。2019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数据显示,非洲内部出口额仅占出口总额的17%,远低于亚洲和欧洲59%和68%的水平。

  区域经济共同体间的一体化发展差异制约自贸区发挥潜在效力。非洲区域经济共同体是非洲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维护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非洲实现《2063年议程》的重要执行者。现有区域经济共同体的一体化发展程度不平衡。在非洲联盟认可的8个区域经济共同体中,有4个建立了自由贸易区,2个建立了关税同盟。虽然自贸区协议条款中允许现有区域经济共同体与之共同存续,但两者间在区域一体化制度和政策方面仍存在差异,其中就包括“关税自由化”这一现阶段最受关注的话题。这种不平衡和差异性不利于自贸区协议发挥充分的效力,制约了自贸区实现设定的目标。

  非洲经济多样化不足,限制了自贸区的包容性发展。非洲国家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各国间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自贸区的设立对非洲各国影响不甚相同。毫无疑问,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非洲国家可以借助自贸区协议中有关制造业发展政策的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主要出口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的国家则难以通过直接关税减免获得产品出口的大幅度增长,工业化刚起步的国家会担忧更加开放的市场对本地制造业形成冲击,非洲国家内部也会存在利益再分配问题。非洲近年来推出的各类发展议程均强调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意义,比如《2063年议程》。自贸区只有更具包容性,才能确保各项议程的有效实施。

  传统融资模式难以满足自贸区日益增长的建设资金需求。非洲自贸区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的分析显示,非洲大陆每年贸易融资缺口较大,非洲自贸区正式启动后,如何解决贸易融资缺口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此外,非洲自贸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同样面临融资困难。根据非洲开发银行的数据,非洲每年需要1300亿—1700亿美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融资缺口在670亿—1070亿美元之间。非洲国家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巨大的资金缺口及非洲国家日趋严峻的债务问题,使得传统的政策性、优惠性、援助性资金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释放自贸区潜在效力

  虽然自贸区协议的实施被迫推迟,但自贸区建设仍在各种挑战中稳步推进。未来,非洲国家应继续提高政治意愿,强化执行能力。同时,非洲各国还应不断深化区域经济共同体与自贸区的协调性,通过完善区域价值链、寻求多样化的金融渠道来支持自贸区的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提升非洲国家的治理能力,强化自贸区协议的执行能力。在非洲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历程中,并不缺乏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和政策,但由于政策协调力的不足,这些战略和政策往往难以形成合力。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就曾提到:“我们需要唤起必需的政治意愿,才能使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最终成为现实。”非洲国家应形成一种优先考虑共享经济利益的政治思维方式,并将该种政治意愿转化为实际行动,强化落实和执行协议的能力。同时,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使财政收入更趋多元,税收制度更有效率,利益分配更加公平,为国家间政策沟通协调提供更多可能性。

  深化区域经济组织的内部协调性,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潜在效力。非洲自贸区的成功运作离不开区域合作。因此,区域经济共同体间应以发展为导向,加强商品、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协调。在此基础上,逐步消除自贸区与区域经济共同体间的制度差异,将区域经济共同体纳入统一的非洲自贸区运行框架中。现阶段,对于实现“关税自由化”这一重要议程,首先要厘清并整合各类协议和组织间关系,形成域内统一关税协定,提高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其次,制定相应关税自由化政策。例如,通过实施税收改革、完善财政收入结构,减少关税自由化等一体化进程产生的调整成本。最后,开展统一标准、优化海关服务等各类非关税壁垒应对措施,从而降低商业企业合规成本,促进供应链对接,助力非洲国家关税自由化改革工作的推进。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就非洲内部贸易而言,贸易便利化所发挥的作用和现阶段的可行性要远超关税减免手段。

  完善区域价值链,确保非洲大陆经济发展的包容性。非洲国家应首先研判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本国的比较优势,在自贸区框架下,通过战略性地调整贸易政策来推动本国产业发展。例如,对于以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仍能通过提高初级农产品和资源类产品的附加值参与产业链竞争,并为这些产品的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减免关税提供便利化措施,实现国家间的利益平衡。其次,在调整贸易政策的同时,注重国内产业结构改革,发展金融、物流等相关配套产业。同时,形成内部互动的产业链,推动国家间实质性贸易活动的开展和贸易总量的提升。再次,政府应保障农民、妇女、青年等群体的权益,为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财务支持,确保自贸区福利惠及全民。最后,出台与自贸区协调并行的国家发展战略,扩大受益行业和企业范围,借此培养具有区域甚至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享受自贸区带来的发展红利。

  加快构建多元化的资金融通渠道,协同打造自贸区融资保障体系。非洲金融市场体系尚不完善,全球化程度较低,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受限。因此,寻求多样化且可持续的融资渠道对于自贸区的建设至关重要。自贸区应建立内外联动、公私互补的融资机制。一方面,世界银行和欧盟等组织已在“原则上”表示,它们将为实现自贸区协议提供所需资金。同时,非洲应尽快重启非洲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设工作,减轻对外部经济援助的依赖,稳定非洲金融市场。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政府财政资金的同时,非洲应积极挖掘国内外私人资本的力量,加强私人资本与非洲政府的合作。此外,不断创新融资模式,深入了解非洲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障碍,利用数字技术等手段开发新兴金融服务,健全金融市场功能。

  (本文系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网络嵌入、国际知识与企业海外经营合法性溢出关联机制研究”(LQ20G020012)、浙江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基于项目视角的海外投资社会责任风险评价及防控研究”(Y20184067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