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全球化正遭逆流,全球竞争形势复杂多变,世界格局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变革大调整,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不确定性正在进一步增加。2020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在国际技术主权之争愈演愈烈的新发展格局下,西方发达国家设置的技术壁垒和进行的技术封锁使我国的技术赶超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之路正面临严峻挑战。“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将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表征,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升又体现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在产业升级发展的背后,技术创新无疑是支撑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极为重要的一个要素。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的后发大国,我们需要着眼于新科技革命的演进趋势,提高把握技术赶超机遇的能力,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预先研究,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和产品,驱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是以追求原始性科技创新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取向,以原始性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不断把国民经济推向从事高新技术经济活动,从而处在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链条的高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多个。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虽然在科技创新领域成绩斐然,但仍然处在赶超者的行列。我们在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成果产出量方面都已位居世界前列,但科技创新投入的强度和创新产出的质量水平还有待提升,对外技术依存度高的现实制约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实现由技术赶超者向国际创新规则体系塑造者的转型,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创新型国家建设既是一个对外开放、学习赶超的过程,又是一个国内区域间协同推进的发展过程。我们既不能照搬美国、日韩模式,也不能照搬欧洲国家模式。应该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倡导多元化创新与协同创新,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系统与经济全球化协同发展。要积极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培育全球性企业,不断提高国际分工地位,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以核心、共性技术产业化为重点,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纽带联结形成的多重力量相互交融、交叉影响、协同作用、螺旋前进的创新网络,推动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二,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机遇,构建新型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关注世界科技变革趋势,根据出现的技术赶超机遇窗口性质动态配置创新资源,增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期的能力。要转变以往沿着技术引进、技术模仿到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集中资源,打造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适宜创新生态环境,改革阻碍科技创新的制度体制,实现创新突围,积极参与到国际科技竞争中去。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产学研创新联盟组织松散、缺乏有效合作、创新机制没能真正形成合力等问题。我们虽有各式各样的创新联盟,但缺乏从机制上进行有效设计,没有形成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相互融合和良性互动。在新发展格局下,科技领先国家处于旧范式成熟阶段和新范式的爆发阶段,这恰恰能够为我国实现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机会。要充分重视把握科技革命带来的范式转换过程中的赶超机遇,着力构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三位一体”螺旋式创新推进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结合企业现状与分布特点,建立具有内在创新动力的现代企业制度。
第三,优化创新空间网络结构,打破产业技术创新孤岛现象。提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以来,全国范围内逐渐形成了由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构成的全国创新空间网络结构。但总体来看,这些创新极和创新节点并没有完全按照以产业分工为基础、以产业间互动发展为核心的原则来建立,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现代产业技术创新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多个主体、多个应用领域的协同推进,而目前这些区域和园区的产业空间集聚更多的是企业的盲目堆砌,在产业空间结构上表现出缺乏协同和凝聚力,造成产业技术创新的碎片化和孤岛现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聚和协同创新。这样一来,也就难以长期、稳定、持续地推动科学技术商品化、产业化进程,难以实现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因此,各级政府应该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向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实行更为积极的产业政策,在全国范围形成规模不等、产业特色鲜明、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的产业创新集群区域。将国家及各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的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减少重复投入,提高公共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交互作用,努力让技术、人才、资本等各种创新要素汇集融合,推进产业链与科技创新的深度结合,集成创新,提升创新系统和产业体系的整体效能。
第四,升级产业创新系统,推动技术产业化发展。产业创新系统的本质是把系统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创新活动联系起来,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动产业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新兴产业存在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创新空间的锁定效应非常明显,区域发展差距存在扩大趋势,国家整体产业创新系统功能没有很好发挥。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升级产业创新系统,推动技术产业化发展。一要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特别是共性技术支撑体系,鼓励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建设产业技术研究机构,逐步建立“多模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共性技术研发体系。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探索建立一批适应新兴行业特点的新型产业研发机构。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推进产业创新联盟基于技术标准和产业链合作开展标准化体系的研发创新,支持团体和联盟标准建设,促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二要促进金融资本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探索技术与金融结合的发展渠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设立企业创投基金。三要引导创新型人才向产业集聚,完善人才激励与发展机制,加快培育符合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四要营造适宜创新创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把激发个人和组织创新活力与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结合起来,打造大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技术创新企业生态链,以及一批适合不同行业特点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五要创新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支持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科研人员和团队运用创新成果创业,支持其向众创空间和产业基地集聚。六要升级产业创新系统,强化对企业创新的扶持政策,完善支持创新的各项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走上一条产品附加值高、竞争差异化的道路,把创新发展作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实现转型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实现产业升级发展。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与战略重点研究” (15JZD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