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新科技革命与政治学基础理论创新
2021年12月24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4日第2316期 作者:

  编者按: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生活的面貌,也构成了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源。2021年11月2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理论部与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新科技革命与政治学基础理论”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新科技革命对国家形态与国家能力、民主政治与国家—社会关系等政治学重大议题的深刻影响,基层治理、城市治理等国家治理实践中新技术的运行机制与价值,以及新科技革命与人类文明前景等展开了研讨。这些思考既是对政治学研究的推进,也是对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尤其对基础理论的创新提出了现实的要求。

  信息政治学:理解数字时代国家治理的新视角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迈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科技驱动着人类社会的快速数字化转型。新兴科技的快速迭代和快速渗透,引起全社会快速地信息化和数字化。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又恰逢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治理制度、体制和机制的现代化。

  数字革命中国家主权的建构

  国家主权这一概念是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而产生的。西方思想家让·布丹、胡果·格劳秀斯、托马斯·霍布斯等人都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阐发。在主权理论的基础之上,近代民族国家更多以绝对主义王权的形式体现出来,并发展为现代意义的主权国家。因此,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研究中,主权国家与民族国家的内涵基本一致。现代化过程首先表现为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主权的概念就变得至关重要。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内外事务、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具有不可分割的特征。

  全组织+强技术:一种新国家形态的诞生

  今天的主题是技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对此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实际上,这个想法也是这几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就是全组织+强技术对国家形态的影响,这可能意味着一种新国家形态的诞生。

  新技术革命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隐形价值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就必须以科技支撑为手段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从而提升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看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看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满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公共需求的显性价值;更要充分重视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隐形价值,看到科技发展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的内在关联。

  特大城市风险防控中的大数据应用

  因为区位和资源的优势,特大城市是人口流动最为活跃的地区,并且围绕人口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了巨大的交通、资源和信息流量。巨大流量既是城市活力的密码,又隐藏着各类或大或小的风险。有效识别流量、获取并运用大数据,成为特大城市防控风险的重要支撑。

  人民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策源与智慧共治

  现代国家建设最为深刻、也最为重要的变化是国家力量进入基层社会,通过组织广泛的社会力量和经济资源实现全面工业化和现代化。从维护基层社会秩序、构建基层社会体制,到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分配基础性公共资源,再到凝聚多元利益、促进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等,基层治理成为国家与市场、社会互动最为密切的重要场域。在基层治理不断扩展的国家功能之中,有三个要素最为基础:第一,国家认同与基础秩序维护;第二,民情表达与公共参与;第三,公共服务供给与社会福利配置。这也构成当前评估城市基层治理得失和变革策略的关键议题。

  当代西方数字民主的导向问题

  在信息处理层面可能出现一种算法主导,甚至是算法专制。对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背后都需要算法作为支撑,这些算法决定了哪些数据被采集,又应该如何处理。这一过程高度技术化,会带来一系列非民主的问题。

  元宇宙与虚拟化陷阱

  文明演化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在人类重大的历史关节点上,有几个重要的文明演化关节点——智人的形成、农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以及当下正经历的数字革命。

  理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信息视角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政治理论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决定了国家治理的基本底色,包含了解读和破译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密码。“关系”在这里是研究的重点,它是行动者之间交相互动的状态,大量的互动是通过信息连接起来的,因此关系的发生及其存续就是信息流动的过程。具体的信息表明了关系是什么样的,也呈现出关系演变的特性及其内在逻辑。同样,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在相互获取对方信息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是通过特定的信息符号而呈现出来的。更准确地说,国家与社会是在“相互凝视”的过程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信息既是两者关系的符号表征,也是理解这种关系的工具。

  坚守、应变与创新——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

  纵观各国的文明与文化发展史,翻译为延续民族文化血脉、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中西、古今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化之一,涉及中西,便是由西学东渐转向中华文化走出去,呈东学西传之趋势。变化之二,涉及古今,便是从与“旧世界”的根本决裂转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新认识与发扬。这两个根本性的转变给翻译界提出了诸多新的重大问题,其中最具挑战性的两个是:中国要向世界展示的是什么样的“中华文化”?如何让中华文化走出去、走进去?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