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就必须以科技支撑为手段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从而提升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看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看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满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公共需求的显性价值;更要充分重视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隐形价值,看到科技发展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的内在关联。
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隐形价值
什么叫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刚刚提出这个概念时,其实是有不同看法的。如果说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能力一般来说只有大小、强弱、高低之分,没有传统与现代之分,所以说这个治理能力现代化到底是指什么呢?它其实是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展的自我调适的治理能力,核心是现代性,就是说作为社会治理能力是不是具备了现代性。因此,关键在于人、参与治理的主体,行为者的行为、模式,是不是具有现代性。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既要看它的形式,但更要看它的实质是不是具有现代性。应该说,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性价值是比较容易看得到的,主要是提高基层社会发展进程中纾解内在张力和满足公共需求的能力。
关于隐形价值,就必须回顾一下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三步走”设计,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基本战略。第一步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成熟。这一步完成之后,第二步其实是建立法治社会。这里的关键是法律的完善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当法治社会成熟之后,才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现代化的完成。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建立起了基本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当前的重点是第二步,在这个过程中实际面临很多的问题。可以说,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完成第二步法治社会所要发挥的功能。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治理能力现代化隐形价值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能够培育支撑现代国家政治体制有效运行的核心精神,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一个国家没有核心精神,即使建立了一个现代政体,这个现代政体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绩效,而要产生良好的绩效,它的人民必须要有强大的核心精神。
二是提升国家现代化成长所必需的法治理念。对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而言,从思想的角度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规则意识的树立和强化。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规则意识,即便建立了良好的体制,但在运行过程中同样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说,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身在建设和运作过程中,有利于培养人们的规则意识。这个规则意识就为整个国家现代化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三是能够助推形成国家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组织。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它的社会组织是比较发达的,它能够协助政府解决很多政府难以承担的任务。在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和培育的过程中,能够培育出比较强大的能够帮助政府承担一定公共任务的社会组织。
四是能够增强国家现代化进步所需要的工具理性。国家的现代化和工具的现代化是必然分不开的。
新技术革命与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一是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一个社会能不能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治理的工具手段是不是科学。在工具手段这个问题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随着现代的科技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够使人们关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理念产生颠覆性的看法。第二是技术的工具效能在这个背景下能够进一步提升。关键是第三点,也就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倒逼现有的体制进行改革完善,通过改革提升治理的能力。
二是新技术革命的持续发展需要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供给。新技术革命是从社会和国家的需求中产生的动力而来的。如果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是有秩序的,不可能终结在某一点,而是会一直向前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新科技革命给它提供工具上的优势,也会由此形成体制上的需求。可以说,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需求,为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因此,新技术革命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
新技术革命助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第一,新技术革命拓展了基层社会的核心精神。可以看到,网络覆盖、大数据的发展,使得更多人进入虚拟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核心精神的价值更加凸显,也给人们增强核心精神创造了条件。这也使得核心精神从一部分人进一步扩展到整个社会大众。
第二,新科技革命涵养了基层社会的规则意识。技术的运用讲究程序和规则。因此,技术的运用有利于社会公众对于规则的掌握和使用。如果不按规则去重塑,这个工具就运行不了。所以,新技术革命的长期推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培养了基层社会成员的程序意识和规则意识。
第三,新技术革命推动了基层社会组织的发展。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性的行业协会,尤其需要一些专业组织在其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推动了新技术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也让大家认识到了整个社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中社会组织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它有利于整个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成熟。
第四,新技术革命更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工具。这里涉及工具理性的问题。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从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我们强调的主要是技术理性。但是,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的失败说明,仅靠技术理性是不行的。紧接着的戊戌变法,其实也是技术理性主导,但里面有制度理性。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仅靠制度理性也是不够的。社会发展到今天,需要的是复合型工具理性,就是技术理性和制度理性的复合。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极大的能量和动力,从而推动国家走向一个更加繁荣和更加富强的社会形态。因此,对新技术革命的价值,不能仅仅看到技术理性的一面,还必须与制度理性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新技术革命促进政治学基础理论创新
新技术革命不仅是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而且对于促进政治学研究,尤其是政治学基础理论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提升对于政治学基础理论价值认知的层级。过去我们对政治学基础理论价值的认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很显然已经滞后了,新科技革命在某种意义上揭示了政治学更加深层的问题。
第二,能够完善政治学的体系设计。在新技术革命到来之前,基于现有技术环境格局的局限,我们可能认为政治体系已经比较完善了。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到来,面对新的工具,我们如何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绩效,还需要对政治体系进行充分的认知和科学的设计。
第三,能够增进对政治行为的研判。在新科技革命没有到来之前,我们对政治行为的研判一般来说是根据它的结果确定是否合理,或者作为一种定性,判断这种政治行为是否科学以及是否良好。但是,我们难以洞察政治行为背后深藏的隐含价值。新科技革命的来临,在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对政治行为背后延伸价值做出清晰的研判。
第四,有助于对政治发展模式进行优化。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对于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政治参与以及加强腐败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正在不断显现,正在深刻影响政治发展模式的不断优化。当然,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不同政治模式、发展模式的差异性也可能进一步突显。
(作者系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