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跨学科研究热潮
2020年04月24日 01: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4日总第1914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晓真

  近年来,跨学科研究发展迅速,受到全球各界的关注与重视。日前,《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官网发文探讨跨学科研究发展现状,多位专家学者就跨学科研究存在的挑战及应对举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学者普遍认为,当今世界,单靠一个学科几乎难以解决任何宏大问题,但如何界定跨学科概念、深化跨学科研究等仍有待探索。
  
  正确认识跨学科概念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教授李·克罗宁(Lee Cronin)认为,相较于跨学科研究的热度,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显然还不够充分。有些大学将太多经费用于成立跨学科研究机构,但这些研究机构只是围绕一些模糊的跨学科概念展开工作。在他看来,跨学科研究应该以问题为导向,而不是为了追赶潮流。

  澳大利亚科研战略专家托马斯·巴罗(Thomas Barlow)为新南威尔士大学撰写的一篇报告也提出,反对高校因资助诱惑而进行内部大调整,追赶研究热潮。

  巴罗认为,传统学科分裂为众多亚学科是促成现今很多领域提倡跨学科研究的原因之一。悉尼大学2019年2月的一项研究显示,澳大利亚的跨学科研究工作更多的是一些相近领域的合作,而非在跨度较大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社会科学家拉克希米·巴拉钱德兰·奈尔(Lakshmi Balachandran Nair)表示,如果只是相近领域之间的合作,跨学科便失去了意义,如有些学者把策略和组织行为结合起来称之为跨学科。如果各学科都进行如此严格的细分,然后再把它们结合起来成为跨学科,那么任何科学研究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被称作跨学科。

  学者们强调,应理性看待跨学科研究的价值。很多跨学科研究项目看上去很热闹,很容易受到关注,并得到短期资助。但是,如果这些研究不能有所产出,这种热潮终将散去。

  不过,跨学科研究的前景依旧是光明的,人们需要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研究来应对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
  
  推动评估与管理机制革新
  
  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莫林·克罗斯利(Merlin Crossley)认为,跨学科研究的风险在于可能导致冗余浪费、精力分散以及成果平庸,因为鲜有人真正有能力评估如此大跨度的研究项目。有些跨学科研究人员担心其研究成果及价值因评估团队的单学科构成而得不到肯定。

  悉尼大学副校长迈克尔·斯彭思(Michael Spence)认为,重视跨学科研究是出于一种道德责任感,政府越来越多地依靠大学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他并不认同重视跨学科研究是为了逃避学科间资助分配困难的观点,也不认同这是校方为了争取政府经费的策略。那些在学科内非常优秀的研究人员往往能够立于学科前沿,被多学科研究环境所吸引。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副校长大卫·普莱斯(David Price)提出,对于高校领导而言,应当创造环境让卓越的研究人员在其学科内做前沿研究,同时也鼓励他们跳出本学科,参与解决更宏大的跨学科研究项目。

  有些研究机构尝试在内部结构中取消传统的学科划分,围绕具体问题对研究人员进行分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该所所长初田哲男认为,在日本大学中,跨学科研究的热情不高,其中一个原因是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建立工作联系会非常耗时。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经济学教授里克·绍斯塔克(Rick Szostak)也认同这是展开跨学科研究的一大挑战。但他表示,有很多简单的策略可以让跨学科团队克服沟通困难,如举办研讨会、用自己的话复述同事的观点等。虽然这些策略看上去平淡无奇,但研究团队在最初可能正是因为缺乏这种基本交流而最终分崩离析。

  有学者认为,教学活动及教职评定严重聚焦单一学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跨学科研究的发展。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与公共政策教授凯瑟琳·莱尔(Catherine Lyall)表示,很多大学热衷于成立新的跨学科研究机构,但并没有将这些机构的研究人员纳入职业架构。她在2019年出版的著作《做一名跨学科学者:体制如何塑造大学职业》中提到,一些学者在接受培训后成为跨学科研究人员,但只有那些在某一专门学科担任讲师职位的学者才能获得一份长期工作。她认为,人们需要开始重视跨学科教学的价值。

  绍斯塔克认为,如果大学真想鼓励跨学科研究,就必须保证相关研究人员在争取职位或晋升时能够按照跨学科标准被考量。这意味着,大学可能要设立一些跨学科部门来雇佣跨学科人员,或者确保各学科在评估跨学科研究时能够更加合理。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