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击疫情的科技支撑
2020年04月23日 03: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3日总第1913期 作者:陈凡 程海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防控举措,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要把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综合多学科力量,统一领导、协同推进,在坚持科学性、确保安全性的基础上加快研发进度,尽快攻克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这为我们深入推进科学防治提供了重要遵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第一,科学技术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武器。纵观历史,人类与疫病的战争既依赖于科技发展的成就,也直接推动了医疗卫生科技的进步,拓展了人类对疫病的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面对历史上每一次疫病的肆虐,人类都是在科技的支撑下才获得胜利。因为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逐渐掌握疫病的根源、机制和传播方式等,从而研发出战“疫”的有力武器。

  当前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学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临床医学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领域,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通过医学检测和经验,对疾病的病因进行诊断,结合临床经验探索治疗方式。此次新冠肺炎在临床检测和诊断过程中发现了它与其他肺炎的不同,从而使我们逐渐加深对病毒的认识。其次,基础医学是在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对疾病的本质进行研究,寻找和研究导致疾病的病原体,分析其致病机理、基因结构等,以此为基础进行临床检测、治疗和预防,以及相关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正是医学研究与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才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武器,疫情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此外,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显示了科技的强大力量,“硬科技”和“软实力”都助力我们在与病毒的较量中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科技管理为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支撑。此次疫情也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就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连提15个体系、9种机制、4项制度,显示了改革的深度和力度。在完善和健全的过程中,科技管理无论是在应急预警、决策指挥、应急保障还是善后恢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完善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科学决策、反应敏锐、有效协同的体制机制提供可靠支撑,有利于全面增强各类参与主体的应对能力,有效处置重大疫情等公共卫生事件。

  在重大疫情出现早期,发挥预警科技体系的作用,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十分重要。构建重大疫情预警科技管理体系,需要我们通过提升监测点密度完善全国重点区域监测预警网络,通过技术升级提升预警水平,通过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疫情风险自动识别能力,从而增强综合预警能力。我们可以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决策技术等现代科技管理方式,使重大疫情防控决策和应急管理做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以保证应急管理决策准确、高效。疫情防控更加考验我们的应急管理保障能力。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坚持全国一盘棋,各行各业都在为战“疫”贡献力量,实现了应急保障的科学高效。今后,我们需要重点提高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能力,着力建设应急保障管理体系,其中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重点。信息共享平台是参与主体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以国家信息中心为枢纽,各相关信息系统整合并入,构成整体的应急保障管理体系,以提供有效的疫情演变和处置信息。

  第三,科技资源是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效率和公平的重要保证。在重大疫情面前,更要保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效率最直接的反映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最短的时间内救治最多的感染者;深层次的反映是医疗卫生系统的整体效率,包括资源筹措、医疗卫生服务以及医药用品配送的效率等,这是支撑救治更多感染者的保障。为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我们要以科学的要素组合和管理方式,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得益于全国一盘棋的统筹调配和通畅的交通网络,医务人员和医疗物资才能源源不断调配到需要的地方,缓解了物资短缺的问题;得益于一线医务人员不眠不休的奋战,以及全国各行各业高效率的协同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效率,也要继续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与国家发展水平、民众卫生健康需求和防范重大疫情的需要相匹配。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重大疫情面前,所有人的生命健康权都是平等的。通过建立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和方舱医院等,我们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今后,我们更要加强医疗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以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获得,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需求。我们可以将先进医疗设备按照人口密度和地理区位,实现合理配置,尤其是保证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群众能享有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第四,科技传播是提高公众科学认知、弘扬科学精神的有效方法。疫情爆发之后,一些谣言如同病毒一样污染着人们的认识和精神,对民众造成误导,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反科学和伪科学的谣言能得到广泛传播,表明人们的科学理性和科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不断公布病毒研究结果和有效防控疫情,谣言逐渐消散,公众自身也提升了科学认知和科学精神。科学认知和科学精神需要在科学的环境中养成,需要在求真、求实的社会实践中养成。因此,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科普工作,用科学知识解疑释惑,增强群众对疫情防控的科学认知,使群众经受了一次科学洗礼。有了科学防控的相关知识,人们的思想水平和意志力也不断提升,积极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增强了战胜疫情的极大信心。

  第五,科技创新是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历史上,传统中医药的方剂和疗法对疫病防治起到了重要作用。现代医学传入我国之后,传统医药学也在借鉴现代医学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疫情爆发以来,国家卫健委为指导一线疫情防控,已更新发布了好几版试行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有关传统中医药参与防治新冠肺炎的内容逐步得到细化,如第4版细化了肺炎分期、中成药和药方的应用,第5版强调中西医并重和治疗全程结合。诊疗方案的持续更新,源于对疫病科学认知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意味着传统中医药在此次疫病防控和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西医结合诊疗在缩短病程、延缓疫病恶化进程、降低死亡率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对于轻症和一般患者在采用西医诊疗方案的同时,加入中医药的配合,不仅能减轻症状,也能有效防止疫病恶化,缩短了病程;对重症和危重病人而言,西医能有效支持生命、控制并发症,加入中医药的配合,有利于增强患者心脏功能和保护脏器,降低死亡率;在病人恢复期,传统的中药方剂和疗法,也有助于患者提升自身免疫力,更快恢复健康。由此可见,强调中西医并重参与诊疗全程的决策是非常有效的,也再一次证明传统中医药的重要价值,表明我国持续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新时代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文化研究”(18VSJ08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二级教授;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