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坚守文艺批评的“个性”
2019年10月11日 08:3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11日第1791期 作者:薛晋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文艺批评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托健康而有力的文艺批评,我们既可以照见文艺创作的美丑得失,又可以给创作开出一副苦口良药。发挥文艺创作的灯塔和航标作用,有助于我们的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对于民众审美情趣的提升、国民精神的引导、民族精神的塑造乃至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均具有不可代替的意义和价值。

  坚守文艺批评的“批判性”。文艺批评的先天属性就是批判性,要求批评家针对创作现象敢于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坚持自己的价值立场和判断结论,将批判性和建设性有机融为一体。批评家面对某些创作乱象,能够勇于担当并善于亮剑,以旗帜鲜明的姿态为人民代言、为历史存真、为时代担当,以敢批评、会批评和真批评的抱负积极作为,这是对历史和时代负责任的生动体现。比如,在新媒体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一些文艺批评只重数量点击,不重质量效应;只重形式渲染,不重内容抵达;只重刺激蛊惑,不重责任后果,将人人都是批评家最大化,将社会历史责任最小化。面对文艺批评的不正常现象,一些有良知的批评家站出来进行了及时而有力的批判,既肯定了新媒体批评的优势和特色,又义正词严地警醒文艺批评不能丧失初心,及时而有力地校正了文艺批评的正确航向。倘若文艺批评只有表扬而没有批评,文艺批评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文艺批评家的失职和渎职行为也会暴露无遗。真正的批评家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要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敢于表明立场,只有坚持批判性,才能形成创作和批评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坚守文艺批评的“民族性”。当前,我们应积极倡导构建“文艺批评的中国学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又要继承创新我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从而实现传统文艺批评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比如,我们应重视对《沧浪诗话》《六一诗话》《随园诗话》的继承发展,加强对《文心雕龙》《诗品》《文赋》的创新应用,让宝贵的民族文论资源为新时代和新生活更好地服务。历史地看,古代文艺是当代文艺的昨天,当代文艺是古代文艺的今天和明天,不仅同宗同源而且一脉相承。经典文论既是对特定历史时期文艺的观照审视,又是对文艺一般规律的高度凝练概括。可以说,这些优质文艺批评资源是我们构建民族学派的根基,是文艺批评中国学派的特有基因,也是我们阐释当今文艺创作乃至解决当下文艺批评问题的重要源泉。这样的文艺批评论断才有自信力、说服力和战斗力,是实现文艺批评自觉的生动体现,最终从根本上促进中国文艺批评的茁壮成长。然而,坚守文艺批评的民族性,我们应警惕一些人套用西方理论去随意剪裁中国人的审美观。因为不经转化和落地的西方理论是别人土壤上结出的果实,可能与我们的审美取向存在这样那样的错位,生吞活剥的借用常常会南辕北辙,机械图解和阐释中国的文艺创作也会产生张冠李戴的错觉,而且拿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脚步,得出的结论或许无法令人心悦诚服。

  坚守文艺批评的“艺术性”。在文艺批评实践中,我们应该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去评判和鉴赏作品,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为此,健康的文艺批评应将艺术性放在重要位置。文艺作品不是普通的一般商品,而是社会效益优先的文化商品。仅有经济效应而没有社会效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同样,仅有社会效应而没有经济效应,也不是合格的作品或称职的艺术家。只有在保障社会效益的同时将经济效益做到最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理想状态。此外,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文艺批评不是简单的俯就和迎合大众,要敢于批评底层原始欲望的低俗性,面对庸俗和媚俗的创作倾向,要善于发挥文艺批评的引领作用,从而促进文艺创作在供给侧方面不会随意降低标准,不会随意迎合某些低级趣味。事实上,文艺批评具有审美超越性,它通过对作品的批判能够使人不在现实中沉沦,而是坚定地超拔出来,达到人格心灵的净化。文艺批评也是由美而求真的过程,它将真理置入了文艺再创作过程的同时,对个体人生和社会历史进行再认识、再判断和再提升。由此而言,文艺批评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是在文艺作品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思想和有艺术的再创作。

  总之,只有坚守文艺批评的“个性”,才能促进文艺评论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