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古典学与湖湘文化”学术会议近日在长沙举行。会议期间,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教授韩基亨就韩国的中国研究和对华认知的历史与现实发表了看法。他对本报记者表示,韩国的对华认知与中国研究要告别过往的碎片化状态,形成宏观的体系。
对华认知碎片化
韩基亨表示,近年来,中韩两国的交流规模不断扩大。然而,依然有不少韩国人对中国的认知是碎片化的,没有形成系统的中国观。这种现象在学术界也普遍存在,韩国学界在讨论中国问题时,大部分学者都依赖于经由各种途径形成的已有观念。
虽然是近邻,但是由于20世纪两国关系经历了多次变化,因此在不少韩国人脑海中,对与中国相关的信息存在认知断层。例如,对于冷战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韩国人而言,他们在中韩建交后新吸收的关于中国的知识与他们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对中国的认知之间存在矛盾。在对中国的认知问题上,韩国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甚至学术界内部,都难以相互接受彼此的看法。
韩基亨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韩国社会要形成对中国的宏观认知体系。韩国学界应当进行基础性的、长期的中国研究。对于19世纪下半叶到1992年中韩建交之前这100多年间的学术和文化交流过程,以及韩国对中国的认知方式的发展变化,韩国学界应全面整理相关资料,并进行深入分析。这些资料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容也经历了深刻的变化。
充分利用近代相关史料
在韩基亨看来,当韩国人思考“地区”和“世界”时,中国一直扮演着核心和杠杆的角色。各种有关中国的新闻报道、文学作品以及各领域的学术论文都表明,即使在20世纪两国关系陷入曲折时,韩国仍不断关注着中国。但令人遗憾的是,韩国研究者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些历史资料。
韩基亨对本报记者表示,“分析韩国沦为殖民地时期的资料,可以发现当时不少韩国人把对国家未来的希望投射到中国。殖民地时期的韩国人对同时代中国的政治变化和东亚局势极为敏感”。韩基亨举例称,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以李东谷和金台俊为代表的韩国知识分子访问中国,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社会的革命性变化,从此开始以与过去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历史和社会现实。然而,在冷战背景下,韩国人对中国的关心逐渐变得模糊。冷战中的韩国人只能通过西方打开的狭窄窗口来认识中国,没有办法以独立的立场和观点看待中国。
对此,韩基亨表示,当前在韩国,冷战遗留下来的对华认知虽然消除了很多,但还很难完全克服。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很多时间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打好基础。韩国学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超越旧有观念的束缚,激发学术潜力。
会议由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湖南师范大学辞赋骈文研究中心协办。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