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文艺评论更加自觉地接续中华文化血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更加自觉地关注当代中国文艺创作实践、辨析文艺思潮和现象;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标准得到进一步明确,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走向有机统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历史真实与生活真实、文艺的艺术性等重新得到肯定和重视。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文艺创作若干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大文艺理论与实践命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五年来,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中国文艺立足新时代,高唱主旋律,涌现出一大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随着中国迈向新时代,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令人瞩目,中国的文化艺术同样有着丰厚的成果。新时代是国家发展复兴的“新时代”,是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也是文化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的文化自然要有新的趋向、新的建设、新的举措、新的方式和新的面貌。对于时代发展而言,文化艺术的“新时代”已经成为日益凸显的重要追求目标。对文化而言,“新时代”是要文化自信力、文化传播力、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耦合性,体现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因此,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内涵,对文化强国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进入新时代,中国开始以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的格局。这种观照全球的眼光,既让中国美术的视野更为开阔,也让中国美术探索自主发展的道路充满了自信。近年来,随着国人眼界的开阔,中国美术家通过各种渠道与国外交流互鉴的机会不断增多,国内美术界开始对欧美国家的艺术发展有了较为全面、客观也较为冷静的认知。与此同时,人们还看到,架上艺术不仅没有死亡,在中国,写实油画反而获得了空前的拓展,中国画又迎来了新一轮的艺术变革,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举办以及8届北京双年展连续17年的举办等,让人们看到了架上艺术与多媒介跨越的当代艺术并行发展的艺术空间。
随着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抖音、快手等微视频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无“微”不至的“微时代”。“微时代”的来临,几乎带动了当代中国文艺生态的全方位变革,不仅改变了传统文艺形态的呈现方式与面貌表征,催生了微电影、微小说、微戏剧等新型“微文艺”形态,而且引发了文艺创作、传播与接受等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更推动了文艺批评的对象、主体、形态、方法与标准的全面转型,从而使得中国当下的文艺批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基于此,回顾与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显得格外有必要和意义。
如何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一个时代命题。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命题,并把“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在新时代,如何科学理解、阐述人民主体内涵中现实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的关系,对于科学文艺观和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人民主体论并有综合创新,强调了人民主体在内涵上是现实性主体和精神性主体的统一,二者的统一构成了人民主体这一现实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由此可见,文艺批评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托健康而有力的文艺批评,我们既可以照见文艺创作的美丑得失,又可以给创作开出一副苦口良药。发挥文艺创作的灯塔和航标作用,有助于我们的创作从高原走向高峰,对于民众审美情趣的提升、国民精神的引导、民族精神的塑造乃至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均具有不可代替的意义和价值。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在北京揭晓,评奖委员会副主任李敬泽在采访中谈到,本次获奖作品标志着新时代的中国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的努力和成就。这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发表的重要讲话的回应。时值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发表五周年,梳理中国文艺的新形态和新问题,厘清时代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方能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历史坐标与历史意义,并明确未来中国文艺的责任与方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