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微时代”文艺批评的有效阐释
2019年10月11日 08: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11日第1791期 作者:李雷

  随着近年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抖音、快手等微视频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名副其实的、无“微”不至的“微时代”。“微时代”的来临,几乎带动了当代中国文艺生态的全方位变革,不仅改变了传统文艺形态的呈现方式与面貌表征,催生了微电影、微小说、微戏剧等新型“微文艺”形态,而且引发了文艺创作、传播与接受等方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更推动了文艺批评的对象、主体、形态、方法与标准的全面转型,从而使得中国当下的文艺批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与挑战。基于此,回顾与重温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就显得格外有必要和意义。

  面对“微时代”文艺生态的全方位变革,当下文艺批评工作的重心或者说当务之急,应是建构一套与“微时代”的社会文化景观和文艺发展现实相契合的新型文艺批评理论话语体系。但是,当下能够对“微时代”文艺现实与民众审美经验给予有效阐释的文艺批评理论话语缺失。

  由媒介技术力量的革新与融合所主导,并因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所产生的微文化景观首先出现于中国。中国目前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是5G技术方面世界领先,中国当下的很多文艺现象与美学问题是世界所独有的。故此,当代的西方理论界不可能凭空创造出一套适用于“微时代”文艺批评的理论话语,这种理论话语体系的创构工作理应也只能由中国的文艺理论界来完成。中国文艺批评“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尤其是“微时代”的文艺批评。中国的文艺评论者和文艺理论研究者在有选择性地、批判地借鉴西方理论话语的同时,更应该果断丢弃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西方理论的迷信与依赖心理,勇敢担负起创建“微时代”文艺批评的中国理论话语体系的时代任务与历史使命。

  立足文化经验与文艺现实

  那么,如何创建“微时代”文艺批评的中国理论话语体系?这就需要广大的文艺评论者与文艺理论研究者立足中国本土的文化经验与文艺现实,深入文艺批评的现场,直面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活动,择取优秀的文艺批评案例与文本。同时在理论层面上,“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之下,除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继续贯彻“历史的与美学的”相统一的文艺批评标准之外,还要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作为当下文艺批评实践及文艺批评理论话语建构的基本精神与核心准则。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批评“四个标准”,是在坚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统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当下的文艺现实对今后我国文艺批评标准的新界定与新提法。以“人民的”标准为例,尽管恩格斯并未将其作为具体的文艺批评标准明确提出来,但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本前提或最终所指是“人的全面发展”,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人民性思想皆有重要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同样把人民性视为关乎文艺发展的根本问题,不仅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且要求将人民的评价与认可放在文艺批评的首位,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联系当下的“微时代”文化语境,在媒介技术革命的影响下,民众获取接受艺术的渠道、感知经验艺术作品的方式以及关于文艺的观念认知等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对于当下的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如果文艺批评者无视民众的新时代需求而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话语与方法模式,显然无法令民众满意和信服,甚至可能招致民众的厌弃。

  发掘传统文艺理论资源

  在具体的文艺批评理论话语与方法层面,文艺评论者和文艺理论研究者应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理论资源,并积极推进其与“微时代”文艺现实的有效衔接。事实上,存在于中国传统诗论、画论和小说评论中的“意境”“兴趣”“味”“远”等重要理论范畴及评点式批评方法,因其批评话语的“微言大义”和批评方式偏重“意会”与直觉感悟的特点,与“微时代”文艺接受所呈现出的即时性、交互性与碎片化表征之间不乏契合之处。即是说,传统文艺批评理论话语在当下的“微时代”文化场域中仍有其适用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在继承中国传统文艺批评遗产的同时,如能有效借鉴西方现当代的文艺理论资源,或许可以探寻出一条文艺批评理论的创新之路。例如,能否尝试将传统的评点式批评与本雅明所创立的“寓言式”批评进行有机融合。本雅明反对使用宏大、抽象的总体性原则去整合一切,而是强调碎片本身的意义,并时刻保持与现代性城市空间的疏离关系,竭力发掘文本碎片的背后隐喻及碎片之间的内在关联。这种“寓言式”批评方法,无疑有助于对移动互联网空间中的海量文艺文本展开披沙拣金式的批评。所以,文艺理论研究者不妨在这两种或更多的文艺批评方法之间探寻理论整合创新的可能性,努力创建出一种专门针对微媒介平台之上的文艺作品的批评方法。

  当然,“微时代”文艺批评的对象,不仅面向当下的“微艺术”、数字艺术、跨界艺术等新型艺术形态,还包括传统的文艺形态。同时,指涉因“微时代”而生的诸多新型文艺现象与文化命题,不可能单纯依赖某一种或某几种理论话语与批评方法,而必须依托一套成熟完整的文艺批评理论话语体系作为支撑。任何文艺批评理论话语体系皆包含丰富多元且有机统一的一系列概念、命题、范式、方法与标准,而且必须紧跟时代与文艺发展变迁的步伐,保持体系的开放性与灵活性。否则,必然会逐渐丧失其理论的合法性与批评的效力,而成为一潭“死水”。

  借助这样一套富含时代性、包容性与创新性的中国本土“微时代”文艺批评理论话语体系,来反复打磨、锻造文艺批评这柄“利器”,切实提升文艺批评的说服力与战斗力,并在具体的文艺批评实践之中检验其适用性与阐释力。同时,不断调适、完善和丰富这套理论话语体系,然后再将其带回文艺批评现场,介入当下的文艺现实与审美经验,进而形成一个实践与理论之间动态交互、相互提升的文艺批评闭环。如此,中国当下的文艺批评在面对日新月异且形态多元的“微时代”文艺现实时,才不至于时常落入理论失语与方法错位的尴尬境地,才能避免文艺批评中模棱两可、良莠不分乃至本末倒置的问题,真正发挥文艺批评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引领风尚的功能与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19ZD0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