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2019年10月11日 08: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11日第1791期 作者:马立新 丁鲁哲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文艺创作若干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光辉的重大文艺理论与实践命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五年来,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中国文艺立足新时代,高唱主旋律,涌现出一大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关于改革开放的文艺创作高峰迭起。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创举,其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生动现实活剧,其中蕴含着丰厚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值得新时代文艺挖掘和表现。在全面展现我国40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方面,电视剧《大江大河》《大浦东》《黄土高天》和《鸡毛飞上天》作出了很好的探索。这几部电视剧堪称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它们分别通过讲述国企改革、城市改革、农村改革和民营经济改革曲折又辉煌的发展史,真实再现和表现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改革创新英雄形象。

  在强军建设方面,电影《战狼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珠联璧合,生动展现了我军近年来一系列巨大改革成就,唱响了新时代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赞歌。在精准扶贫改革方面,电影《十八洞村》以退伍老兵杨英俊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率领杨家子弟带头接受帮扶,在荒石堆上填土造地,发展经济,最终成功脱贫致富,走上小康道路的真实故事为蓝本,以高度的艺术真实和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书写了我国成功实施精准扶贫的壮丽史诗。

  在科技攻关方面,电影《李保国》和电视剧《太行赤子》为我们奉献了一位毕生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书写华章的科技英雄李保国。在反映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方面,电视剧《启航》《江河水》生动诠释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此外,《将改革进行到底》《大国外交》《法治中国》《一带一路》《创新中国》等大型纪录片,在全景式展现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方面同样可圈可点。上述作品聚焦40年改革开放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浓墨重彩,思想深刻,大气磅礴,奏出了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最强音,汇聚起磅礴的正能量,为满足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作出了突出贡献。

  社会主义建设文艺创作展现史诗品格。社会主义建设是推动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必然环节,蕴含着当代中国独特的智慧、勇气、品格与精神,同样成为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素材资源。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方面,五年来相关的文艺创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涌现出《最美的青春》《那些年我们正年轻》《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共和国血脉》等优秀作品。它们分别以宏大叙事,生动讲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塞罕坝植树造林”“两弹一星研制”“右玉治沙”和“石油大会战”四大标志性建设工程,展现出激越澎湃、催人奋进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可贵的是,这些作品以质朴、高远的艺术格调,严谨、严肃的创作态度,无与伦比的艺术真实,将特定年代中国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理想信念诠释得荡气回肠,极大激发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为新时代文艺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提供了重要标杆。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彰显崇高之美。新时期以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不时出现低俗化、虚假化、形式化和恶搞化等问题。红色经典被恣意改编、革命英雄被恶意解构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低俗化、反虚假化、反形式化、反恶搞化的创作命题,为新时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

  五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践行习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创作了一大批讴歌非凡革命历程、闪烁着崇高之美的优秀作品。其中电影有《智取威虎山》《太行山上》《建党伟业》《建国大业》《血战湘江》《古田军号》《红星照耀中国》等;电视剧有《共产党人刘少奇》《绝命后卫师》《秋收起义》《永远的战友》《寻路》《换了人间》《可爱的中国》《伟大的转折》《林海雪原》《风筝》《麻雀》《面具》《伪装者》等。这些精品力作以其丰厚的思想教育价值、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崇高的审美价值,横扫弥漫在当代文艺创作中的低俗之风、虚假之风和恶搞之风,其作用和影响是其他类型的文艺无法替代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成绩斐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他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五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实践不断迈上新台阶,创作出一批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优秀文化产品,《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戏曲大会》《朗读者》《国宝档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型电视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以独特的视角、权威的讲解和新颖的形式,搭建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新舞台。《经典咏流传》将古代诗词与流行歌曲相结合,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审美享受。《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戏曲大会》以竞赛机制为牵引,以真人秀表现为鲜花,以文化专家解读为绿叶,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深叶茂、气韵生动的美学景象。《国家宝藏》则创设了故事呈现、明星演绎和专家解读三重机制,将一件件沉睡千年的国宝转换为耀眼璀璨的当代明星,其承载的中华美学神韵通过高度艺术化的节目形式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这些优秀原创性文艺作品的创作在社会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传统文化热潮,成为新时代文艺创作中的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

  网络文艺创作呈现出风清气正的新格局。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络文艺迅猛发展,极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但鉴于其特殊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机制,网络文艺一度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致瘾化、低俗化、虚假化、恶搞化等病象和乱象。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他在讲话中特别强调,“要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讲话发表以来,我国对网络文艺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四化”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一大批带有明显问题的网络文艺作品被停播、整改或下架。一批具有原创性、励志性、民族性的优秀网络文艺作品开始脱颖而出,甚至走向国外,如以《大江东去》《复兴之路》《琅琊榜》为代表的网络小说,以《无证之罪》《长安十二时辰》为代表的网络剧,以《中国唱作人》《大冰小将》《吐槽大会》为代表的网络综艺节目等。这些网络作品开始将自己的视野对准社会主流人群,表达和传播的也是中国主流价值,完全走出了依靠打擦边球生存的狭窄天地,成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艺秩序的排头兵。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