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逻辑
2020年05月20日 03: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0日第1929期 作者:张寿强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当下,中国战“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应对风险时的中国形象和中国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既体现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传统,又孕育着“人的类本质”思想、集体主义精神,充满鲜活的新时代气息。具体而言,中国战“疫”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的类本质”的终极关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创造性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明晰这一逻辑,对于我们丰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的类本质”的终极关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唯物史观价值立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单一的人的狭隘理解,为人们勾勒和描绘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梦和世界性价值蓝图,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的类本质”的终极关怀。在全球战“疫”中,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依据偏好孤立地面对危机,而应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振全球抗疫成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如何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上提供了充满中国智慧的全球价值导向,具有广泛的历史解释力与持久的现实生命力。我们不会忘记,在抗疫最困难时期,近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中国表达的慰问和支援。我们也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民为共同抗疫、共同发展而奋斗的良好愿望。以此为指针,中国积极实践全球共同抗疫,从物资援助到经验分享都充分彰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展现了其中蕴含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品质和时代魅力。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了集体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准则和价值内核。集体主义精神在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建设实践,为深化集体主义提供了物质和生活基础。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实现集体主义的与时俱进,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应中国战“疫”实践的体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自觉。我们要在全国战“疫”中更好实现集体主义的价值引领,把集体主义这一相对抽象的社会主义价值准则转化为人们生活中能实际感受和践行的道德规范。

  在全国战“疫”中,集体主义展现了发挥和提升国家制度优势的强大精神力量。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是中国战“疫”的“硬件”,那么集体主义就是战“疫”的“软件”。从武汉封城到全民战“疫”,充分体现了“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中央和地方整体作战,干部和群众团结协作,秩序井然,令行禁止,凸显出人民战争的强大力量,为世界防疫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中国战“疫”的成功展现了党的领导和万民归心的集体主义情感,是高度国家认同基础上的集体主义。这一集体主义是民众在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道德情境下的共同体精神整合和自主自觉选择。集体主义作为战“疫”精神的准则、社会习惯的引领,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柱,展示了全民战“疫”的磅礴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

  创造性地激发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底色。家国情怀源于家国同构的文化传承和悠久历史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民族大家庭的内心依恋。从“先天下之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天下精神,到革命先辈“公仆”观,再到“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将无我”的新时代精神,无不确证了家国情怀的历史延续性和生命力。人民群众是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主体。而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先进人物,英雄往往是人的类本质力量的集中展示,是国家等特定集体的精神象征。我们应从逆行英雄鲜亮的家国情怀中,读出其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在文化自信。

  逆行英雄的壮举生动诠释和激发了中国战“疫”的家国情怀,在滋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不断积聚国民越来越多的民族和国家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不仅有赖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而且也需要以社会普遍认可的文化情感和精神来持续支撑和维系。家国情怀越深,国家认同感也就越强烈,抗疫的成效就越大。家国情怀的不断增强,是战“疫”精神风貌的显著特点。逆行英雄的家国情怀,实践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体现出强烈的价值自觉和国家认同,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充满新时代的生活地气。从可爱的白衣战士到牺牲的民警无不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家国之情,助长和夯实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基和民族心理。
  
  (本文系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的话语创新研究”(19MLD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