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之道
2020年05月20日 03:4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0日第1929期 作者:朱卫卿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当今世界大势和人类走向何处的判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已成为指导当代中国国家治理和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行动指南。作为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中国以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与完善为己任,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将国家发展与全人类福祉紧紧关联在一起。从治理的角度来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是国家治理的全球延伸,也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换言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既立足本土又放眼全球,推动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耦合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治理之道。
  
  国家治理的全球延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的重要保障,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中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为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为世界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这本身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推动全球治理变革的基础和前提。从根本上说,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由被动到主动转向的基础,也是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也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要求和保障。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不仅表现为政治领域的民主公正、治理领域的合乎理性、制度安排的有效运行,而且体现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自信和自觉遵循。从此意义上来说,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能够提升国家的硬实力,也能够有效提升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只有从整体上提升中国实力,才能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更好地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有效传播,造福于整个人类。
  
  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全球治理格局中无一席之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要素的嵌入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国取得了不少历史性成就,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随着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中的大国作用日益凸显,这也是中国全球治理价值理性复归的表现。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国家治理制度优势的体现,也是中国未来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将始终坚守的基本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向世界贡献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既超越了作为政治意义上国家的地理区隔,也超越了西式全球化的狭隘视角,而凝练了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形塑了共商共建共享与合作共赢的人类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创新和“一带一路”的伟大实践,已经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认可。我们应当坚定不移,持续完善,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嵌入耦合,消解西方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误读与曲解,更好地造福世界人民。
  
  全球治理与国家治理的逻辑耦合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中,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互动互融、相得益彰。这种良性的互动状态,不仅有助于人类向整体性善治的目标迈进,也对塑造共享共融、合作共赢的全球秩序有着重要启迪和现实意义。

  一方面,要依托全球治理深化国家治理。从治理价值角度来讲,全球治理能够为国家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理念指导。比如随着全球环境治理、生态治理等理念的融合与传播,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优秀的成果和理念并与中国实际充分结合,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从治理对象上讲,全球治理对象具有普遍性与共通性,这决定了国家治理过程中针对扶贫、生态等领域展开的治理活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国内问题,也为解决威胁全人类的各种问题、有效遏制全球性问题的蔓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力量。

  另一方面,要借助国家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说,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进一步理顺国家、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制度设计形塑三者之间的明晰边界,推进治理共同体建设,形成三者协同治理、优势互补的格局,夯实参与全球治理的三维支柱。从依法治理角度来说,法治化是衡量国家治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尺,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必备要件。只有在国家治理过程中贯彻法治原则,才能够更好维护中国国家形象,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学说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启示研究”(19ZZB002)、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项目“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主体结构的逻辑理路研究”(2018SJA138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