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提出以来,伴随着全球合作理念与实践的不断深化和丰富,已经逐渐为国际社会所认同,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国际新秩序新的价值规范。同时,也为困扰国际社会多年的全球治理模式变迁、构建新的国际责任观贡献了全新的模式和解决方案。
人类在设计国际秩序治理模式中经历了霸权责任的选择。自威斯特伐利亚国际体系建立以来,霸权责任模式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主导国际秩序。所谓霸权责任,是指霸权国有责任为该体系提供“公共产品”使成员国享用,也有责任对违反体系内规程的行为进行惩罚。霸权责任治理下的国际秩序有可能出现短暂的“霸权稳定”,但它不能持久,最终必然会被争霸战争所打破。
构建新的责任模式是全球治理的当务之急。虽然西方学界也相应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但仍没有跳出霸权责任模式的藩篱。这些解决方案本质上仍是有利于西方国家,无法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接受。
中国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霸权责任模式的超越,这种责任模式是多元责任模式。一方面,它将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观纳入其理论体系并作为重要支撑,促进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制定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树立了权责共担、同舟共济的新国际责任观——多元责任观。
多元责任观与霸权责任不同。从行为主体的角度讲,前者注重由民族国家、全球市场、全球社会多主体、多层次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的进程,后者更加强调霸权国家的作用;从维系全球治理所依赖的资源看,前者依靠制度的约束作用,而后者则依仗国家实力等方面的优势;从治理全球问题的手段上看,前者注重使用非强制手段,主张以共商的方式来进行治理,后者偏好采取单边主义的态度。多元责任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治理全球性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全球化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某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全球性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其中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提出,即是这一危机意识的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摒弃自工业革命以来把单纯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的传统发展观,而主张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相互协调发展。全球性危机和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问题具有渗透性、跨国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因此,依靠几个大国的能力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集体行动中毕竟存在着“搭便车”等现象,导致了当霸权责任生产、分配公共产品时,它的决策机制、监督机制和执行机制就会处于失灵的状态,从而使霸权责任制度提供公共物品能力匮乏,这就是当今国际社会中,国际制度几乎覆盖到每一个领域但仍有众多的矛盾不能得以有效化解,拒绝合作甚至使用暴力现象比比皆是的原因。
其二,全球化的需求。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明显呈现国家权力的分散化和问题领域“碎片化”的特点,以国家权力为路标的研究路径已经不能适应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的现实。因此,如何构建新的秩序原则以整合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切实摆脱霸权责任下衍生的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对国际秩序的冲击,推动国际合作与对话,成为我们目前紧迫的任务。
其三,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需求。以目前的国际关系现实来看,国际关系民主化只是一种理想和价值追求,而多元责任却能够适应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趋势的需求,推动和促进国际关系和谐发展。其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元责任倡导权力分散化,着重的是民主、平等,主张多边主义,切合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要求。第二,多元责任通过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一途径在世界范围内构建更为广泛与坚固的关于民主的共识,使主体获得更多的民主的体验,形成关于民主的集体认同。第三,多元责任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进而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多元责任,就国家层面而言,倡导的是世界各国应享有平等的地位。所有主权国不分大小,都有责任承担自己的义务。
虽然目前多元责任国际秩序的建构仅仅是一个开端,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但它给国际社会试图摆脱历史性的权力政治与霸权主义的怪圈提供了选择。通过多元责任建立一个公平、正义、合作与和平的全球秩序,是当前解决全球问题的新理念和新期望。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构筑中国外交需要的非对称冲突理论”(15YJAGW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