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观”意蕴
2020年05月20日 03: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0日第1929期 作者:尚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协和万邦、世界大同的天下观等哲学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世界大同的天下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儒家《礼记·礼运》篇中,论述了从“小康”进入“大同”之世,阐述了大同社会“天下为公”的准则。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等都蕴含着“民为邦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追求大同世界的理念。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待不同族群以及友邦的处事之道,这一核心思想一直在中国外交传统中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
  
  胸怀世界的全人类利益观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世界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我国倡导的正确义利观充分体现了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与全人类利益观。坚持义利并举,取利有道,义重于利;以义让利,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支持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互利共赢,合作发展。正确义利观蕴含着正确看待自己的国家利益与他国利益以及全人类利益的价值观。政治上,要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要立足全局、放眼长远,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摈弃西方的零和博弈、我赢你输、我多你少的国家利益观。

  中国积极援助世界多国的抗疫举动充分体现了中国道义和大国的责任担当。中国全球抗疫合作精神着眼于全球利益,希望尽早取得全球抗疫胜利。有的西方国家在应对疫情时出现的损人利己的行为是缺少国际道义的真实再现,也是西方国家利益观“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价值观的真实写照。

  当中国遭遇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时,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彻底、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毫无保留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坚决维护中国人民及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多个国际组织和多国政党政要盛赞中国为开展国际合作抗疫作出的积极贡献。
  
  全球合作的治理观
  
  顾名思义,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各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体现了倡导全球合作的全球治理观,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这其中也蕴含着中国的新安全观,即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共同安全、可持续安全。当今时代面对经济、文化、环境、卫生等非传统安全的增多,更需要人类树立新安全观,才能战胜诸多非传统安全的挑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世界经济也遭受了重创。因此,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发展赤字等需要各国通力合作,建立合作机制,战胜疫情,发展经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国采取了最严格、最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中国速度建起“两山”医院,对患者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以挽救人民生命为最高宗旨。中国在自身防疫的关键时期也积极向发生了疫情的国家捐助抗疫物资,在抗疫取得了积极向好的局面,仍处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下,就积极向欧洲、亚洲和非洲的许多国家派出医疗队并捐助抗疫物资。中国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疫情,及时与他国分享抗疫经验。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要继续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良好沟通,同有关国家分享防疫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也是中国为拓展国际合作而搭建的交流合作平台,是为世界人民提供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公共产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施步骤。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体现了上述“三观”,还蕴含着道德观、责任观等相互交融的思想。
  
  (本文系中国社科院重大创新课题项目“中国和平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