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学需不需要想象力的问题,学界颇多争议。否定者认为史学是一门实证的学问,而想象存在虚构,脱离历史本真,必须坚持“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更有甚者认为“史学就是史料学”。赞同者则认为历史学不仅在于还原历史真相,探求细节的真实,更要求研究者拥有超凡的想象力,在大的历史视野中追寻其结构与意义,正如李剑鸣在《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中所指出的“在掌握翔实可靠的史料的前提下,参照一定的理论和概念来阐释史实的意义,以求得史识”;王尔敏在《史学方法》中所言“世间没有所谓自然存在之史料,凡一切资料俱必通过史家之觉识与命义始具史料意义与功能”。
谋求史实史论史识相结合
笔者理解,以上两种观点从不同侧面说明了历史学的学科特点:史料是基础,史论是价值;求真是历史学的本质要求,义理是历史学的内涵与意义。两者兼而有之,不能绝对化。过于强调史料,追求所谓的实证性、科学性,致使史实淹没在文献资料中而日益碎片化,缺失整体的历史视野与深层的意义阐释。过于追求义理,则容易出现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里所说的“抽象经验主义”,理论和方法高于事实和经验,不能得出客观史论,陷入相对主义泥沼。只有将两者有机融合,才是理想的研究进路,这也被许多研究者认同和践行。如胡适认为:“历史家需要有两种必不可少的能力:一是精密的功力,一是高远的想象力。”美国汉学家魏斐德说:“一个完美的历史学家必须绝对具有足够的想象力,才能使他的叙述既生动又感人,但他必须绝对地掌握自己的想象,将它限制在他所发现的材料上,避免添枝加叶,损害其真实性。他必须进入深入而巧妙的推论,又具有充分的自制力,以免将事实纳入假说的框架。”
当代历史研究不仅史料学和史学思想并重,而且吸纳了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呈现宏观与微观、学术与时代、理论与材料等会通的研究特征,研究视野大大开拓,出现了一批考据与义理并重的优秀学术成果。《宋代文化消费研究》(秦开凤著,商务印书馆2019年10月版)就是一本史实、史论和史识结合较好的著作。
重视研究具体消费过程
宋代在文化领域取得非凡成就,达到中国古代社会顶峰,相应地,文化消费活动也异常活跃。该书以文化消费的内容为线索,文化消费的主体(具体消费者)为切入点,从经济、社会和文化史等视角着眼于消费过程,探索宋代文化消费状况、特点、影响及其意义等问题,丰富并拓展了宋史研究。
宋代文化消费涉及的内容广泛而复杂,首要问题就是对文化消费分门别类并逐类逐项地加以厘清,这无疑具有一定难度,需对宋代经济文化生活有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该书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和划分,并从纷繁复杂的研究内容中选取休闲娱乐消费、宗教信仰消费、文化教育消费和艺术品消费4大类(包括13小项),逐一进行专题性质研究。这种架构使群体中蕴含个体,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较好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足。
书中文献资料丰富准确、运用娴熟,体现了研究者扎实的史料研究功底。作者着眼于具体的消费过程,对各个文化客体或文化文本如何被购买、被消费,其价格如何、受何因素制约等问题进行一一考证。如文化消费主要内容和具体价格列表就达十余个,价格表列出了交易时间、买或卖者、物品名称、数量单位、价格、资料出处等。从散见史料中将相关资料几乎全部收集整理于一张表内,看似简单明了,实则要求作者必须对相关史料有相当的把握和熟知,以“宋代笔墨纸砚之价格”表为例,所列资料出处达30余种。正是在这些丰富的文献资料支撑下,该书呈现出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厚重扎实的研究特点。
雅俗文化交流汇通
一项研究,如果只停留于通过史料的铺陈和罗列说清是什么、有什么,还只是比较浅显和基础的研究,不足以彰显其意义和价值。在此基础上探析其原因、作用和影响等,则需要作者拥有丰富的史学想象力、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理论思辨能力。该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廓清宋代文化消费基本状貌基础上,将文化消费置于宋代整体的经济社会结构之中,分析其特点、地位、影响以及对当代的启示等,使研究展示出开阔的理论视野。譬如书中从文化和社会史角度探索了宋代文化消费所具有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宋人消费观念的嬗变对社会流动的作用进而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尤其是挖掘出文化消费所具有的社会分层意义,指出宋代文化消费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宋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融合发展奠定了文化消费基础,促进了文化消费的勃兴。文化消费则推动了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促进生产发展、助推行业分工、优化消费结构、推进社会流动。以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为例,该研究认为宋时社会流动性明显加剧。一方面,不讲门第、不论贫富、只问成绩的科举制为下层民众提供了向上流动的阶梯;另一方面,文化消费促使人口地理空间上的横向流动加速,如士人四处游学、学子进京赶考、歌舞伎人流动演出、游人四处游玩等,空间位移带来人口聚集与经济活跃;同时,职业间的横向流动加速、细化了分工,优化了经济结构。文化消费所具有的彰显身份、抬高社会地位的作用,潜移默化地激励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消费,进而形成向上垂直流动的强劲动力。另外,自上而下的流动也不乏见,如在文艺领域出现了雅俗文化交融汇通的情况,大众参与到文艺的生产和消费中来,打破了长期以来文化艺术被上层社会独占的局面。它的下移,使文艺消费逐渐成为下层民众、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方式。
该书以文化消费为研究主线,不仅明晰了文化消费在宋代商品经济中的地位与影响,还从中透视出宋代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变革与发展趋势。这需要研究者有一种大的历史观,突破静态的具物研究,即不是“就消费而言消费”,而是通过文化消费的视角探析宋代社会的整体发展,如社会结构的变动、新兴社会力量的崛起以及原来社会阶层的分化、雅俗文化的消长、文化的层间互动、消费观念的嬗变等,同时对宋型文化和宋型社会的形成与变迁也有了另类解读。书中尚有一些尚可继续探索和研究的空间,如文化消费的内容庞杂,除了集中研究的13项,还有许多内容并未列入,值得进一步挖掘;没有研究文化消费在宋代消费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将宋代文化消费置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探析其地位和影响等,期待作者在未来研究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深拓。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