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深入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是贯彻落实这一基本方略的重要前提,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对于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至关重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正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拼搏奋进,才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表明了人民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只有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心系人民、心怀群众,才能保持党的生命力,使我们经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党一定会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汲取前行力量。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也充分证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从根本上讲是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一奋斗进程无不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磅礴力量,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从历史和现实来看,能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从人民群众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始终坚持时时处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倾听并吸纳来自社会各界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建议,从千百万人民群众鲜活的社会实践中得到启迪,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中汲取智慧,及时地总结成功经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新时代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全国人民磅礴力量的凝聚。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众志成城、不断前行的磅礴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不断创造幸福生活。马克思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就是这一原则在新时代的直接体现。无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体现在一桩桩“小事”中,而这些“小事”的解决事关民心向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真正解决好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小事”,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我们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坚持为人民造福、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在此过程中,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只有让人民评价党和政府的工作,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尺,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业绩,才能向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这就要求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