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近年来,高校思政课在研究和改革的助推下,建设成效明显,高质量的思政课教学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高校传统思政课教学特点
按照教育部建设标准,思政课的班额一般不应超过100人。但是由于师生比的限制等原因,各高校仍普遍以大班教学为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调研发现,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痛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生互动交流不足。师生的充分交流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点,而教师的控制能力是影响师生交流的重要因素。虽然多数思政课教师已注重使用多媒体和信息手段,将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但班级规模的扩大增加了课堂控制的难度,限制了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特点,抑制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
第二,课堂有效反馈缺失。及时深入的反馈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可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展开。在超过百人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很难给予每一位学生足够的关注,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很难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无法及时掌握与解决不同学生产生的疑问和困惑。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的参与感、活跃性表现出态度分化趋势,其知识获得感、价值认同感等方面也相应出现偏差。
第三,课堂赋权体系失衡。教育赋权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权利分配恰当,是教学的理想状态。面对来自不同院系、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大学生,大班授课形式极易产生教师向学生一味灌输的困境,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有效观照和回应,导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乐趣,甚至形成逆反心理,教学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引入分众教学模式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思维要新,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在不能改变大班教学的现状下,要解决上述问题,最根本的是要科学分析和有效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特点,应学而教,教以促学,凸显学生个人需要和兴趣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当前“00后”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整体上呈现开放、独立、自信、务实的鲜明特征。这种群体特征反映到学习上,则表现为学习动机的功利实用化、学习内容的问题导向化、学习方式的团队合作化、学习渠道的网络多元化。
“分众”最早出现在传播学中,即面对不同传播对象以不同的方法传递不同的内容。分众教学模式就是应用这一原理,针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项尝试。它的最大特点是,基于教育赋权理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问题、课堂、实效三个层级,在教师主导下开展多维互动,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以问题和绩效为导向的、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多层级立体化教学模式。它围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以发现问题为工作起点,以分众教学为工作手段,以专题教育为实施路径,以团队协同为工作支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鲜明体现了思政课教学的本质特征。
“三守三创”追求教学之效
分众教学模式是方法要素上的守正创新,是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生动体现。
守教育主体之正,创教学理论之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是思政课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分众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发挥能动性,掌握先进教学理论,对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进行研究,实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使课堂教学在师生双向良性互动中进行;要求教师在开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学行动之前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搜集学生思想认识方面的困惑与疑问,为面向同质问题的小众群体教学和面向优秀学生的朋辈引领教学做好准备。
实施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可以在通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邀请多个讲师进行专题授课,依据不同兴趣和学习层次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众群体,构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最大程度关注学生个体需求,达到学习效果的提升。
守理论观点之正,创教学实践之新。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思政课创新的基本依据和理论支撑。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思政课实现知识传授、资源挖掘与内容创新的根本所在。
实施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教育赋权十分重要,其要义是通过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和学两种行为的积极互动,形成学生积极参与并共享课程资源的教育生态。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分众教学模式,优化了教学活动中教和学两个行为的交互关系,改进了传统高校思政课以理论教育为主、思想渗透为辅的教学模式,促使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降低了学生的思政教育心理壁垒,促进其真正地融入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起个性化的知识网络体系,最终实现深度学习和真实学习。
守教育方法之正,创教学手段之新。教学方法是针对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特征而使用的一系列由教学形式、步骤、手段、技巧等构成的有机系统。
实施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教师起根本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并进行深入的理论挖掘,实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足够的理论深度解答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更需要深入掌握和灵活运用分众教学模式,做好顶层设计,不断总结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并做出改进,在学生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开展互动式和民主化教学,保证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教育赋权理论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分众教学模式研究”(19VSZ06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