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日记》的整理与研究
2021年03月22日 08:3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2日第2130期 作者:刘嵘

  冰心笔耕不辍70余载,小说、散文、诗歌创作丰富,文笔清丽、语言优美,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2004年,在冰心逝世五周年之际,冰心家人共同商定,将冰心生前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楼34单元的遗物,全部捐赠给冰心文学馆,其中包括冰心20世纪50—70年代的23本笔记本(笔记本中穿插记录着冰心的笔记、日记与家庭账本)。2006年,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了“冰心佚文与遗稿发布会”,公布了“大量未收入《冰心全集》的书信、日记、笔记和家庭账本等遗稿”(王炳根:《冰心日记刍议》)。2017年,冰心家人又捐出冰心晚年的3本日记。笔者在冰心家人陈恕、吴青和冰心文学馆馆长王炳根等人的支持下,查看了冰心现存的全部日记和笔记手稿。能够接触冰心日记的手稿,看到带有历史沧桑感的第一手文献史料,笔者心存感恩和敬畏,深感冰心日记整理与研究的必要。

  2015—2018年,王炳根与笔者合作整理了冰心的日记。在此期间,王炳根将出版冰心日记的想法告诉了冰心版权的授权人吴青、陈恕,得到了两位授权。《冰心日记》已于2018年1月出版,其中,日记部分约为30万字。《冰心日记》出版后,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

  由于时间紧迫及可参照文献的不足,《冰心日记》在整理方面还有一些更待深入的空间。《冰心日记》中记载的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等,为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和参考依据。但由于日记文体本身固有的限制或冰心晚年记忆的失准,冰心日记中有的地方与其他史料文献存在差异。为最大程度地呈现冰心日记的原始面貌,《冰心日记》在整理过程中未作改动或必要的说明。就此问题,可参考访谈录、人物口述、地方志、人物志等文献对冰心日记进行注疏。由于冰心的笔记尚未刊出,《冰心日记》中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以及相关联的文件未暇收集印证。就此问题,可参考冰心的笔记及其他文献史料,对日记中有可能存在的佚文进行收集、考证。

  以2018年《冰心日记》出版为界,研究界对冰心日记的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冰心日记》出版前,共有1部研究著作、6篇研究论文。日记为研究者提供了文献史料。研究著作为王炳根的《玫瑰的盛开与凋谢——冰心与吴文藻》(2015)。6篇研究论文,有的是对日记内容的介绍,分别为王炳根的《新发现的冰心还乡日记》(2004)、王炳根的《尘封的美文——冰心的佚文与遗稿》(2007)、刘嵘的《冰心日记中的时代生活》(2016)、王炳根的《冰心日记刍议》(2017);有的是对《冰心日记》编纂体例的说明,分别为王炳根的《冰心日记(1957年4月—5月)选注》(2017)、王炳根的《冰心日记·后记》(2017)。此外,2004年,冰心家人将冰心的日记捐献后,日记就受到媒体的关注,新闻报道有陆梅的《尘封20年首次发现冰心日记》(2004)、蒋滨建的《冰心遗物回故乡》(2006)、姜小玲的《冰心日记现身,〈还乡杂记〉添佐证》(2013)、韩寒的《冰心日记近期面世》(2017)等。

  《冰心日记》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研究角度更加细致。与《冰心日记》相关的文献史实研究著作有王炳根编著的《冰心年谱长编》(2019)。研究论文分别为降红燕的《〈冰心日记〉中的昆明之行》(2018)、荆墨的《“文坛祖母”的心灵史——读冰心新书〈冰心日记〉》(2018)、降红燕的《〈冰心日记〉中的云南之行》(2019)和刘嵘的《五四作家20世纪50—70年代日记研究》(2018)。

  就冰心日记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可以看到研究者都对冰心的日记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冰心日记》出版后,研究角度增加,研究更加细致。但由于《冰心日记》出版不久,相关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涉及的范围、深度及广度相对有限,研究多限于对日记内容的探讨,与冰心日记有关的史料还需收集、考证等。冰心在中国现代文化中有重要地位,《冰心日记》既是冰心“珍贵的生命记录”,也是一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史”和“当代社会变迁的真实记录”。因此,冰心日记在冰心研究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征引价值极高。对《冰心日记》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条注疏和考证并进行深度研究,是当前冰心研究的一项紧迫任务,亟须相关研究者关注。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