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2021年03月22日 08: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2日第2130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广禄 通讯员 王自创

  3月13日,“中国经济2021新年论坛暨首届重大课题首席专家论坛”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发展格局中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这一主题展开研讨,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打造现代产业链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南京大学教授洪银兴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涉及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战略性变化。新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也是基于资源禀赋的劳动和资源的比较优势终结的过程,需要在创新驱动基础上培育核心技术的竞争性优势。这就要求我国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开放模式转向内需型开放模式,着力点在于发展以创新为导向的开放型经济。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全球化的主客观条件已发生变化,中国从客场走向主场。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认为,主场全球化使内需成为实现新一轮全球化的战略工具、资源和手段,实施主场全球化战略的基本前提是国内形成强大的内需或全国统一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以对内开放促进统一市场建设。在主场全球化下,中国市场就是全球市场,中国既是世界供给中心又是需求中心,中国企业将逐步成为全球价值链的“链主”。

  提升产业链安全管理能力至关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贺俊表示,在我国产业管理体系中,产业链安全管理尚有缺失。要提升我国的产业链安全管理能力,必须根据我国产业链安全管理的任务需求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安全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我国应加快推动产业链安全管理政策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明确产业链安全管理作为我国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竞争政策和贸易政策等各项微观经济政策制定、实施的前置性工作。

  加快构建产业链政策体系势在必行。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俞荣建提出,目前,我国面向产业和企业的相关政策门类齐全,但是缺少专门面向产业链的政策门类。我国可以从“保安全、促创新、提效率、扩开放、优治理”五方面出发,加快构建产业链政策体系。这需要加强产业链政策制定的顶层设计,建立产业链政策体系的决策执行机制,开展产业链发展监测评价。

  发展着力点在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发展的根基,是发展经济的着力点。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杨蕙馨提出,当前,中国正处于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历史转折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突破瓶颈的关键和实现“制造业强国梦”的必由之路。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新基建和数字经济科技发展,以及通过“两业”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金融与实体经济实现均衡发展需要建立共生共荣关系。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范从来认为,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金融则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能不能形成互利共生关系,关键在于二者如何合理分配共生利益。目前,中国面临金融盈利高、实体经济盈利低的严峻现实,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利益分配结构亟须调整。金融应通过适度降低利润分享份额支持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调整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利益分享关系,有两个思路可以参考:一是降低金融服务的价格;二是放松金融业的进入门槛,通过竞争抑制垄断溢价。

  南开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杜传忠认为,我国必须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产业生态系统,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要强化制度、规则和标准创新与重建,为人工智能促进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良好环境。

  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直面中国经济的现实和突出问题,是决定中国经济未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南京大学经济增长研究院院长沈坤荣表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中国需要继续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更深层次的改革要效率,向更高水平的开放要活力,向更优载体的建设要潜力,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动能。

  安徽大学党委副书记陈诗一认为,传统的区域发展政策容易引发地区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的矛盾,无法兼顾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模式,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相矛盾。进入“十四五”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均衡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统一,避免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保护所导致的经济收敛与环境失衡矛盾。未来,西部大开发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政策的谋篇布局和设计优化,必须内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基本模块,更好地绘制发展蓝图,避免再走弯路。

  论坛由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等联合主办。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