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课堂有效对话 助力学科思维培养
2021年03月22日 08: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2日第2130期 作者:刘飞

  “问”与“答”是人类社会习以为常的两种行为。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就课堂教学而言,以“问”和“答”交织而成的对话是教学的核心手段和师生的主要行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对话的有效性,需要对“问—答”进行新的思考与诠释。

  科学性问题与人文性问题

  教学作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特殊活动,必然内含着科学与人文的双重特征。从广义的、一般性的理解来说,“科学”指自然科学,以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形态、性质和运动规律为目的,包括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人文”指人文社会科学,以研究人的精神、文化、价值和社会现象为目的,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从学科领域来看,课堂教学提问中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科学性问题和人文性问题两种。所谓科学性问题即需用自然科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来解答的问题,而人文性问题即需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来解答的问题。

  从理论的检验方法角度可以更清晰地区分出科学性问题和人文性问题之间的差异。自然科学理论检验方法按照要素之间的满足条件,可形成两种路向,一种是必要的检验方法,另一种是充分的检验方法。更具体点说,必要的方法主要有“内在一致性”(coherence)检验,即根据假定前提是否能够合乎逻辑地推导出相关理论和结论,进而保障前提、论据和结论的连贯一致性。充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检验方式:第一,相符性(correspondence)检验,即将理论、结论与现实的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判定前后两者的符合程度。也就是理论是否能够观照并反映现实。第二,普解性(comprehensiveness)检验,即体现理论、结论的普适性或涵盖性,它是否能够解释研究对象有关的所有事实。第三,精练性(parsimony)检验,即为了解释研究对象,所确定的理论及其内部结构体系中任一要素都是必不可少的,而若删去某一要素后并不影响该理论对研究对象的解释限度,那么该要素就是无关要素。可以说,任何一种自然科学理论都应经过这三种检验并被现实经验所证实。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来说,显然无法运用上述检验方法。

  两相比较,自然科学导向的科学性问题追求的是一种确定性、简练性、可验证、可重复的回答,这种回答排斥主观情感的渗透,尽可能地保证答案的客观性、真理性;人文社会科学导向的人文性问题追求的是一种情境化、意义性、诠解性的回答,该回答往往潜含着一定的社会规范或主体性价值判断。科学性问题主要关涉事物本源、客观真理等,而人文性问题主要关涉人的价值选择、事象的存在意义等,二者在内容焦点与回答方式上存在迥然不同。

  科学性回答与人文性回答

  在我国大中小学校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者大多为教师,问题回答者大多为学生。但部分教师并未认真审视过课堂上所提的问题是科学性问题还是人文性问题。不同性质的问题吁求不同性质的回答,一旦形成错位,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对话。任何优质的课堂教学,必然是师生双方持续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不仅要明白所提问题的性质,还要充分把握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只有精准把握所问与所答,才能有效推动并促进对话。

  石中英教授在《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一书后记中描述过这样一个课堂片段。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小画家》一课时,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冬天下雪后,小鹿、小鸡等小动物都出来了,为何青蛙和蛇没有出来?一个学生予以回应:因为青蛙和蛇没有毛毛的衣服,怕冷待在家里了。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很不满意,并稍加训责。然后再也没有学生愿意回答这个问题,该教师不得不自己回答:“我告诉你们,青蛙和蛇是冷血动物,冬天需要‘冬眠’,所以不可能出来。这个道理等你们上初中以后就明白了。”显然,教师的提问是从科学世界的角度出发,提出的是一个科学性问题(青蛙和蛇在冬眠),而学生的回答是从人文世界的角度出发,给予的是一个人文性回答(青蛙和蛇身上没有衣服怕冷所以没出来)。进而在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之间形成一种矛盾和错位,最终只能以教师自问自答收场。实际上,提问与回答都是有特定情境限制和学科指向的。“青蛙和蛇为何没有出来?”这个问题放在科学课中,学生的回答显然是错的,但放在语文课中,学生的回答不仅没有错,还增添了很多童真童趣。学生在以自我为中心体认世界,“没有穿衣服”和“怕冷”不仅将小动物拟人化,还营构了一种“我”与小动物同处一个世界的“共在”关系。

  再比如“雪融化成了水”“爷爷送了我一支钢笔”与“雪融化成了春天”“爷爷送了我一份爱”等表述,前者是一种科学性或事实性回答,指向的是一种科学性问题;后者是融入了回答者情感的修辞化表达,指向的是人文性问题。在语文课中,前后两种回答都无可厚非,但艺术造诣和表达效果截然不同。“一支钢笔”只是一个客观实体描述,而“一份爱”却超越了实体,是一种内在情感抒发。而在科学课中教师问学生“雪融化成了什么”,学生回答“雪融化成了春天”,显然就有点矫情了。科学性回答的特征是准确、凝练、客观、不拖泥带水、非个人化,而人文性回答往往具有含蓄、内敛、婉约、个性化等特征。

  质言之,科学性回答应对科学性问题,人文性回答应对人文性问题。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回答都要基于特定的学科语境进行,提问时应有明确的指向和一定的铺设,进而让学生明白问题的具体吁求和回答路向。只有提前保证所问与所答的一致,才有可能达到师生彼此共融,实现充分有效对话的教学。

  有效“问—答”与学科思维培养

  “问”与“答”是教学对话的核心,不同的“问—答”激发并培养学生不同的学科思维方式。

  首先,不同的问题吁求不同的思维。解答科学性问题,往往需要调动人的理性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实证思维等。其中逻辑思维最为凸显,即通过分析、辨别、比较、推理等手段将思维内容联结、组块,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如数学课程中所提问题基本上都是科学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往往需要诉诸高度的抽象能力、精准的验算能力、良好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归纳演绎能力。相比科学性问题,解答人文性问题更多需要调动人的形象思维、想象思维、知觉思维、艺术思维等。其中形象思维处于核心位置,它重在使用联想、想象、体验、感受、共鸣等来生动地描述或展现客观事象的原初形态和内涵基质。如“雪融化成了春天”,首先要依靠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将“雪”和“春天”两个看上去无关的事象联系起来;然后依靠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将两个事象组合起来,“雪融化”代表冬天已逝,春天自然就快来了;最后进一步提炼自己的表达,符合公共认知,起到与他人共鸣的效果。

  其次,不同的思维导引不同的回答。指向科学性问题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抽象的、逻辑的、实验探究的,这类思维方式驱动下的理解与表达,一方面聚焦问题本身,直指其内核、机理,另一方面严谨缜密,对准问题疑点给予客观、凝练的回应。而指向人文性问题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反思的、体验的、价值判断的。在此思维方式下进行问题解答,不仅要理解问题本身,还要理解提问者对问题的理解,只有提问者(提问时往往带着自我理解和价值预设)和回答者双方达到视域融合、信息对称的情况下,才能形成良好的对话。仅从言说方式看,前者较客观、清晰、不掺杂任何情感,后者主观、含蓄、潜含一定的价值判断。

  最后,科学性思维与人文性思维是交融互惠的关系。很多学科问题既有科学性的特征,也有人文性的内涵,如手工制作课上“建造”一座微型仿真艺术馆,就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科学性思维与人文性思维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自然科学的教学要融入人文性才能被更好地接纳、学得,而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也要融入科学性才能更专业地传递、习得。大量实践案例表明,不少科学家的科学发现都源于起初的联想、想象,而意境赏析、任务写作等联想、想象类活动也需要运用逻辑化的解读思路和行文框架来达成。

  综上,从科学与人文的双重视角考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回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有效对话的运行机制,进而通过改善提问与回答的质量促进学生学科思维更好地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