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多语言学术交流环境
2021年03月22日 08:2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3月22日第2130期 作者:本报记者 赵琪

  英语通常被认为是科学界的通用语言。目前,荷兰斯高帕斯(Scopus)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中约有80%是以英文发表的。虽然使用统一的语言可以促进知识跨国界、跨文化传播,但英语的这种主导地位,使得非英语国家学者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的概率被压缩,也使得他们在全球学术体系建构中的贡献被忽视。针对这一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学者。

  英语占据主导地位  非英语学者成果易受忽视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海洋生物学家梅丽莎·克里斯蒂娜·马奎斯(Melissa Cristina Márquez)在《多语言对科学传播有效性至关重要》的论文中表示,在全球科学知识汇编过程中,语言障碍可能导致信息获取受限,因为科学信息不仅以英语形式展现,还会以更多其他语言形式出现。目前英语在科学领域的“霸权”地位会导致一种特定的文化观点凌驾于其他文化观点之上的现象。与此同时,大众媒体、社交媒体和科学期刊也存在忽视非英语地区学者观点的现象。

  马奎斯在2020年2月用谷歌浏览器搜索“科学”一词的11种语言翻译,结果发现以英文“science”为关键词搜索得出的论文数量最多,超过其他10种语言搜索结果的总和。以“生物多样性”和“保护”为关键词,搜索它们的16种语言翻译,一共获得75513篇论文,其中使用最多的语言是英语,占总数的64.4%;其次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中文和法语等,共占35.6%。如果学者没有掌握非英语语言,这些论文便无法被公众所了解。因此,学术界应建立起超越英语的语言交流环境,形成更全面的理论框架和更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美国康奈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研究员安娜·玛利亚·波拉斯(Ana Maria Porras)对本报记者表示,英语作为学术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已经给母语非英语的学者造成了一定的障碍。这种障碍在申请课题、学术演讲、学术讨论中最为常见。此外,在学术论文发表过程中,母语非英语的学者除了学术内容受到严格审查之外,其英语拼写和英语语法表达也受到了更为严格的审查,这限制了他们在国际期刊上公平发表论文的机会。还有一些母语非英语的学者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具全球影响力,更愿意在英语期刊上发表自己的论文。这也导致了一小部分非英语语言的期刊很难获得高质量的论文,制约了它们的学术出版发展。

  波拉斯还提到,在很多研究机构内部也对非英语语言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甚至有些学者的职业晋升渠道与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英语论文数量相关,致使他们更倾向于以英文形式发表研究成果。这就造成学者如果不懂英语,不但很难得到职位晋升,而且更难以掌握全球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学习新语言并非易事,尤其对低收入群体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学者无法掌握英语语言技能,加剧了科学领域内英语地区与非英语地区的不平等。

  在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系教授威廉·萨瑟兰德(William Sutherland)看来,以英语为母语的学者中大部分人认为,学术界所有的重要信息理应用英语语言形式呈现,但在现实的研究和实验中并非如此。例如,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很多重要的数据是由濒危物种所在国的研究人员搜集和整理的,其涵盖范围必然会超越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如果不能把非英语国家的重要数据纳入整个研究框架,得出的成果必定是不完整的。譬如,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曾发布一份全球范围内的濒危动物评估报告,但其中并没有包括仙八色鸫这种生活在少数亚洲国家的鸟类,因为关于仙八色鸫的研究只在中国的学术期刊中用中文发表过。由此可见,语言已经造成了学术交流障碍。萨瑟兰德还提到,在学术界甚至存在忽视非英语国家学者学术贡献的情况。2017年,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塞巴斯蒂安·阿佩斯特吉亚(Sebastián Apesteguía)与美国同行共同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物种,但在大多数英语媒体报道中并没有提到阿佩斯特吉亚的名字,只报道了他的美国学术同行。

  增加多语言交流 共同推动学术进步

  在学术界创造多语言交流环境,对学术知识的构建与融合发展非常关键。马奎斯认为,扩大非英语语言学者获得知识渠道的最佳方法是对现有的国际学术期刊进行改革。例如,对英文期刊来说,可以对其摘要、关键词进行多语言翻译,使其拥有更广泛的读者,学术期刊出版商除了聘请专业的翻译人士翻译外,还可以借助高科技学术翻译软件,提升学术翻译的速度,使学术传播覆盖的范围更广。此外,还应该鼓励多语言学者使用英语和母语撰写论文,增加非英语语言学术成果的出版机会。

  马奎斯还建议,学术界应该消除语言偏见,更加重视非英语语言学者的学术成果,尤其在学术信息报道中增加对欠发达非英语国家学者的报道力度,让这些学者的声音可以被全世界听到。学术新闻报道机构也应聘请多语言记者,更多关注不同地区不同语言背景学者的成果。对于非英语国家来说,也要培养更多的本地科学记者,打破过去只转载英语国家学术成果的状况。只有加大对本国科学成就的报道,才会让当地民众对本国科学进展有更多的了解,为学者与普通民众创建沟通互动的桥梁。而负责科学报道的记者在翻译其他语言科学知识时,也要注意与本地文化、语言表达形式和经验融合,使学术报道更具吸引力。

  波拉斯还建议,应培养科学家、知识传播者与不同受众群体接触、联系的能力,因为衡量学术成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能否造福于民,要想与民众接触就要了解当地语言、文化、规范等,无论学术机构还是学者本人都应有意识地进行多语言、多文化学术活动。目前学者的全球性流动频繁,越来越多的非英语学者离开家乡去英语国家学习和工作,学术机构和雇佣企业应鼓励他们用母语分享成果,形成更加多元化的交流氛围。

  萨瑟兰德还提到,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强大的信息传播工具。在过去10年里,全球使用社交媒体的成年人比例从7%增长到65%。科学传播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除了传统学术期刊可以交流知识和传播思想外,社交媒体平台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并使传播的速度更快、受众面更广、花费的成本也更低。因此,应鼓励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学术机构和学者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学术成果,让有兴趣的公众参与其中,减少人们获取知识的障碍。推动全球科学进步,扭转非英语国家所处的不利地位应该是全球学者共同努力的方向,而创建多语言学术传播环境不仅有利于学术思想的进步,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