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认同 积极开展合作
2020年10月30日 08: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0月30日第2037期 作者:张丽梅

  2016年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开放合作、构建旅游开放新格局,实施旅游外交战略,赋予旅游“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的历史使命。俄罗斯是中国最重要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需要建立在彼此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因此,中俄两国非常重视文化交流。目前,中俄人文合作机制已经启动,其合作内容既包括中俄互办主题年、电影节等国家级项目,也包括跨境体育赛事、节庆活动等民间交流项目。中俄边境是两国互相开发的门户,也是民间文化交往的重要纽带。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俄跨境旅游合作需要改变“旅游搭台 经贸唱戏”的传统模式,合作开发跨境文化旅游项目,增强中俄民众彼此的文化认同感。

  边境城镇是中俄旅游外交重要节点。自双方确定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中俄两国政府积极开展一系列文化外交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两国民众的文化认同感还有待提高。目前,中俄新闻媒体聚焦于双方的经济和政治动态,文化报道偏少;虽然互办电影节,但是中俄的影视作品知名度依然不高;虽然积极扩大留学规模、增加留学资金支持,但是中俄彼此都不在两国青年出国留学的优选之列。究其原因,虽然俄罗斯地理上横跨欧亚大陆,但文化上与西欧渊源颇深,而中华文化则属于东亚文化圈,两国在社会结构、礼仪习俗、价值理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此外,文化传播离不开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以及稳定而频繁的文化交往。但是,俄语和汉语的使用范围有限,俄罗斯文化中心位于其欧洲地区,而中国文化中心集中于内陆城市,两国的文化传播不仅要克服语言障碍,还要克服遥远的空间距离。

  在此背景下,边境城镇在履行旅游外交使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两国边境通航、通商、通婚由来已久,粗通俄语/汉语的边民数量较多,边民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其饮食习惯、审美偏好、建筑风格相互影响,刮痧拔罐等传统中医理疗馆在边境备受俄罗斯民众青睐。其次,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边境贸易显著增长,跨境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就全国而言,2019年中国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出口额俄罗斯位居第九位;就边境口岸城镇而言,俄罗斯从来都是位居榜首的国际贸易伙伴。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俄跨境交通迅猛发展,已经有效解决两国口岸隔江相望、冬季停航的瓶颈问题。随着2019年6月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贯通,2019年11月末中俄黑龙江大桥合龙,未来中俄边境的人员货物通关能力将大幅提高。综上所述,中俄边境城镇在历史渊源、经济驱动、交通便捷方面,具有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的突出优势,理应成为开展对俄旅游外交的重要节点。

  以增强文化认同为目标。根据穿越边境的难度、两国边境社会文化的相似度、跨境旅游联系强弱三项指标,两国间的边境区可分为疏远型、共存型、互依型、整合型四种类型。疏远型是指两国边境区没有跨境联系、缺乏经济渗透性,其原因多归咎于战争冲突、政治差异、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和种族差异等。共存型是指两国边界虽然不存在公开冲突,但阻碍双方跨境合作的障碍仍然存在,即情感障碍、不规则的国家边界地位和进程。整合型是指国际贸易壁垒和国际社会关系障碍已经消失的边境区,双方边境地区呈现出人员、货物、服务和资本的密集和自由流动的态势,其原因多是相邻两国因加入国际或超国家组织而纳入一体化进程。

  鉴于中俄边境不存在公开冲突、不存在边界争议、未纳入一体化进程,中俄边境城镇属于互依型,即保持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需要积极发展跨境合作,加强人员、货物和资本流动。因此,中俄边境具备开展跨境合作的现实基础。鉴于边境对于旅游外交使命的重要意义,开展中俄跨境文旅合作应以增强彼此文化认同为目标。

  提升文化认同感,建立跨境协作机制。值得注意的是,边境城镇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往往是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边缘地带。时至今日,无论是中国东北地区,还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都面临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化产业进程缓慢的难题。因此,虽然中俄跨境文旅合作互惠互利,但实施效果取决于能否有效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即跨境文旅合作的项目主题、空间格局和协作机制。

  首先,项目主题应兼顾地域文化和国家文化,提升民众彼此的文化认同。以中国东北为例,目前,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的边境文旅产品主题皆凸显地域文化特色,即少数民族风俗和俄罗斯异域风情,未能在旅游项目设计过程中充分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魅力与自信,多是边陲小城的一时新鲜、异国商品的街旁兜售。未来,中俄跨境文旅合作需关注旅游项目的国家文化内涵和中俄文化特色。例如,冰雪文旅产品设计可以融入两国的文学作品、艺术表演、体育精神、医疗技法、饮食养生、娱乐时尚、服装服饰、家居建筑等文化元素;跨境自驾游产品设计可以融入互市贸易、界江航运、中俄大桥、跨国情缘、移民迁居等多种要素,展示中俄边境文化的特色。同时,酌情增加文化传播环节,引导游客通过参与旅游活动体验其文化内涵,增强中俄游客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应以口岸城镇为节点,形成“单点连线、重点突出、省会联动”的空间格局。目前,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的中俄边界分布诸多的水运、公路和铁路口岸,可以考虑利用原有旧路实施路面改造,利用沿线村庄、民宿等建设公路驿站,建设带状廊道旅游线路,连通零散分布的多个口岸城镇。依托绥芬河、黑河、满洲里、珲春等重点边境口岸,利用自贸试验区政策,加快发展跨境自驾游产业体系。同时,发挥口岸城镇与省会城市的联动效应,借助省会作为区域经济文化中心的信息流和物流优势,及其集聚文化资源和创意人才的竞争优势,研发高品质的跨境文旅合作项目。

  最后,理解中俄边境地区的制度差异和人文差异,建立良好的跨境协作机制。中国对俄口岸城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其行政管理制度相同。但是,俄罗斯对华口岸城镇分属于外贝加尔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州、萨哈林州、赤塔州等不同的行政区,各区通过《俄罗斯联邦宪法》明确地方与联邦在事权和财权上的划分。制度差异导致中俄边境城镇在项目融资、行业管理、企业运营效率、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中俄口岸城镇跨境合作的成功个案不能简单复制到其他城镇的跨境文旅合作项目。不仅如此,两国边境地区的人文差异也值得关注。中俄民众对于彼此的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都缺少足够的认知。因此,中俄跨境文旅合作成功与否,不在于是否建立定期会晤、定向沟通的协作机制,而在于其协作机制能否克服两国制度差异所形成的种种障碍,能否增进双方对于彼此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地区跨境旅游合作研究”(18GLE47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