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新时代的哲学研究与理论创新
2019年10月18日 09: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18日总第1796期 作者:

  

  编者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理当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应对时代带来的新挑战,服务并引领新时代的发展。本期“特别策划”,我们特邀全国知名高校部分哲学院(系)院长(主任)等,围绕“新时代的哲学研究与理论创新”这一主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推动我国哲学研究事业更好发展提供有效的可能路径。

  推进理论创新 应对时代挑战

  “理论创新”就是要端出一桌全新的“菜肴”,因此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新的“菜肴”本质上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晃一晃各式新菜单就算“创新”。所以,在真正端出全新的“菜肴”前,关于“理论创新”本身似乎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我们也不妨围绕“理论创新”的外围条件做一些梳理,看看我们离“创新”还差多远。

  当代哲学创建应基于时代变迁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休戚相关。而从历史发展的眼光宏观地看,当今时代正在发生重大的、引人注目的变化,这决定了哲学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自己的形态。

  从孔夫子到AI:哲学反思的传统与当下向度

  北京大学哲学系于2018年11月17日成立了哲学与人类未来研究中心,这一中心主要聚焦智能科技、生命伦理以及数字人文带来的系列问题,展开哲学性的反思。一方面贴近北京大学倡导的跨学科研究的策略,另一方面则尝试将哲学与现实的挑战结合起来,让现实的变化成为激活哲学传统中的思想资源的重要进路。与此同时,中心的学术定位体现了一种理论关切背后的价值取向:立足于智能、生命与数字人文三个方向的研究,不仅凸显了对技术带来的人文研究方式改变可能性的关切,而且还尝试指向一种更具拓展性的未来学术范式的建构。人类未来与哲学的关系在新技术的条件下变得更加紧密,而人文反思的范式变革应最先被哲学反思领会到。直面科技变革给人类的自身认同与未来关切带来的挑战,凸显了哲学研究的视野正在拓展。

  新时代中国的哲学自觉与哲学自信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国哲学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快速繁荣发展起来,哲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哲学发展依然面临“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哲学关注社会现实与引领时代精神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哲学界应勇立时代潮头,站在更高更宽平台以更加宏大的视野思考哲学、研究哲学、阐释哲学,在培养哲学自觉与增强哲学自信中,呈现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优质的精神食粮。

  哲学应为中华文明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新时代的哲学研究与理论创新,关键在于对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如何定位。在吸收、消化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如何完成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是关系中华文明未来发展从而也是关系中国未来哲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创造一个比近现代资本主义文明更好、更高的社会主义新文明,是自从现代文明诞生后随即沿着亚欧大陆自西向东不断传播以来沿线大国相继思考探索过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和传统的保守主义立场都不认可这样一个现代资产阶级文明,他们都想创造一种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未来新文明。从国别来说,德国、俄国都曾在这条路上做过探索并取得过成就,有的甚至一度呈现看似即将成功的迹象,但终究都失败了。现在历史把这个机会给了中国,在现代文明于中国新世纪这一波的推进中应该看到未来新文明的曙光,当代和未来中国哲学的研究应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中国哲学当下和未来的研究应围绕这个任务进行,立足于这样一个高远的目标与任务进行思考,是新时代哲学研究进行理论创新的第一个要求。

  坚定“四个自信”  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曾经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有新的时代精神,更需要有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交汇点上。与近代中国不同,虽然从明末开始,欧洲中世纪的外来文化开始步入华夏大地,但到清初,由于闭关锁国,中外文化的交流汇通被中断。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西方文化伴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再次进入中国大地。而在强国图存的背景下,西方近代文化被直接拿来,成为革新学术、推进近代化的法宝。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被切割于西方的知识体系架构,从而失去了中国文化固有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

  以跨文化的视野扩大哲学研究的范围

  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人类整体生活无可摆脱的时代背景,这一趋势向我们提出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研究方式和研究内容的变迁,而是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多元文化的世界背景,从而确立一个新的多元主义世界观。在这一要求下,哲学研究应当在所有人文学科中起到关键的引领作用。

  当代中国汉语哲学之鸟瞰

  源自于古希腊而在近现代欧美充分发展起来的哲学学科,经过汉语世界一百年多的消化、吸收,形成了现代汉语哲学。在当代汉语哲学中,来自欧美的一些重要哲学概念,如本体论、形而上学,都有了汉语哲学的特殊理解与表达。一般而言,当代汉语哲学将欧美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视同形而上学问题。而探讨哲学的形而上学(不是马克思哲学所否定的形而上学)问题,就是探讨哲学的本体论问题。这一点,与欧美哲学对形而上学的理解是有所不同的。与当代西方主流哲学普遍拒斥形而上学的理论建构趋势不同,当代中国哲学出现了对形而上学建构的一种热情与尝试。

  探索分析哲学中国化可能路径

  分析哲学强调分析方法的贯彻和使用,分析方法主要有概论分析、语言分析、逻辑分析等,注重对概念进行清晰的界定、区分,注重哲学讨论中的论证、推理。分析哲学一般被认为有两个主要源头,一个是在英国剑桥大学,另外一个(更主要的源头)是德语世界(奥地利、德国),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弗雷格、罗素、摩尔等人,之后是逻辑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柏林学派的一些学者。分析哲学通常被认为是现代逻辑产生后催生的产物,不过追溯西方哲学史,分析哲学的风格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中世纪哲学中都有所体现,之后的笛卡尔、莱布尼兹、康德等人也都较为鲜明地体现了这种风格。

  心性现象学:现象学在中国的发展

  现象学是20世纪欧洲给人类提供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打开了人类更深层次的精神之眼。如今,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和做哲学的方式,将为人类理解传统哲学主题、回应时代难题和走出理论困境提供自己的洞见。现象学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其可以和不同文化传统相结合并孕育出全新的精神形态。耿宁、倪梁康以及一大批现象学研究同仁在各自独具特色的哲学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把现象学精神和方法与东方心性哲学传统相结合的共同研究方向,从而使一个崭新的现象学流派“心性现象学”渐趋成形。“心性现象学”以现象学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东西方心性思想,一方面试图揭显人类共通的意识或心性本质结构,另一方面则期待借东西思想的互镜(Spiegeln)以寻求古今中西文明之“均衡”(Ausgleich)。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心性现象学是在“现象学的中国化”和“传统思想的当代化”这两方面进行着努力和推进。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触摸到现象学的切身的当下性,更可展望现象学的未来性。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