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的哲学自觉与哲学自信
2019年10月18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18日总第1796期 作者:郝立新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我国哲学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快速繁荣发展起来,哲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哲学发展依然面临“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的状况,哲学关注社会现实与引领时代精神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哲学界应勇立时代潮头,站在更高更宽平台以更加宏大的视野思考哲学、研究哲学、阐释哲学,在培养哲学自觉与增强哲学自信中,呈现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优质的精神食粮。

  哲学研究应注重主体自信

  哲学是一门非常重视“主体自信”的学科,缺乏自信是我国哲学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有人调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存在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哲学不好好说话,经济学不说中国话,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没地方讲话。其中,“哲学不好好说话”恰恰是哲学研究者不自信的表现。

  在一些人看来,哲学就该用哲学家的语言来表达,越高深越晦涩越好,多弄一些疑难长句,最好弄得大家都看不懂,以此凸显自己高深的哲学造诣。这种哲学研究范式在评职称时是很有用的,但没有注意到阐释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没有注意到“说给谁听”“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实际上是在故弄玄虚。有的人热衷于“嚼别人嚼过的馍”,把哲学领域的一些共识性问题拿出来再讨论,仿佛想通过再讨论就可以推翻现有的哲学共识,得出的结论依然是围绕共识性问题进行修修补补,实际上并没有达到“新解”的目的。

  一些人过分固守封闭主义狭隘的哲学视野,人为地把马哲、中哲、科哲、外哲、伦理学等具体专业的界限无限放大,鼓吹各哲学学科“井水不犯河水”。我国哲学中、西、马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要彼此之间相互关门、老死不相往来。实际上,具体的哲学学科领域的中、西、马又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比如科技哲学、政治哲学、管理哲学等领域就存在中、西、马相互融合的问题。如果刻意强调哲学学科界限,往往只会画地为牢,窄化自身的问题视域和研究空间,关起门来搞哲学。哲学界长期流行着某种“鄙视链”,仿佛只有自己搞的才是纯而又纯的哲学,别人搞的都不是真哲学,这种傲慢恰恰是学术胸襟狭隘的表现,也是学术自负的表现。

  我国哲学发展还普遍存在“返本有余,开新不足”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照着讲”居多,“接着讲”偏少的问题。借用冯友兰先生的话说,就是“中国只有哲学史家,缺乏哲学家”。哲学史家当然要“照着讲”,讲得越真实越原本越好。如果仅仅停留在“照着讲”的层面,言必老子、孔子、庄子等中国先贤,就会出现“食古不化”的问题。哲学研究既要“六经注我”,也要“我注六经”,既要坚持“返本”的研究方法,又要坚持“开新”的问题视野,不断根据新的时代特点续写新篇章。

  哲学自觉是哲学自信的逻辑前提

  自信与自觉是哲学研究的一体两面,探讨哲学自信必然涉及哲学自觉,并且哲学自觉是哲学自信的逻辑前提。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研究经历了从学徒心态到自我反省的转变过程,包括对“西马”的学习、对外国哲学的学习、对阐释学的学习等。我们现在依然处在从“拿来主义”到“消化吸收”的转化过程之中,这也是我国哲学研究从外在驱动向内在自觉转变的过程。但随着“学徒补课”阶段不断深化推进,我们应逐步培养主体自觉的批判意识,适时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识性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提升中国学术话语的影响力。

  首先,增强以哲学方式关注社会现实的自觉性。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我国兴起了哲学关注现实的讨论热潮,比如关于东方社会理论、世界历史理论、实践哲学、价值哲学等问题的讨论,都是以一种迂回的形式回应、呼应、反映时代问题。最近这些年,党中央已走在理论界前面,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将马克思主义概括为九个方面,又提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矛盾观,这是高屋建瓴的,也是对我们理论界提出的“命题作文”。我们哲学界既要深入阐释和论证这些“命题作文”,又要以哲学的方式关注现实,主动契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理论与实践主题,不断拓展哲学研究的问题视域,瞄准社会发展涌现出的新课题展开前沿研究,努力贡献出一大批具有前瞻性、高品质的理论成果。

  其次,增强以哲学方式介入其他学科的自觉性。哲学特别注重主体性的问题,但按照传统的哲学范式,“照着讲”所能发挥的主体性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应以哲学的方式介入其他学科,从其他学科中发掘新的哲学素材,吸取新的哲学智慧,进而拓展“接着讲”的理论空间。我们如果只会哲学的话语,只喜欢以哲学的方式阐释哲学,我们的哲学话语必定是空洞无物的,不能引起人们的广泛思考和共鸣。我们如果只局限于哲学领域搞哲学,就很容易被其他学科边缘化,哲学精神也很难在其他学科领域得到彰显。我们应鼓励以哲学的方式介入文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介入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动物医学、天文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促进这些学科的研究不断走向深处,进而彰显哲学“在场”的时代价值。

  最后,增强以哲学方式把握“中国逻辑”的自觉性。增强中国的哲学自觉,必须科学把握哲学的规律、哲学的本质、哲学的社会功能,不能仅停留在文本阐释层面的“照着说”,还应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时代境遇“接着说”,在“照着说”与“接着说”之间应该始终贯穿着“中国逻辑”。这个“中国逻辑”既是指与中国实践、中国理论、中国价值直接统一的研究范式和立场观点,也是指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相关联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品格。“中国逻辑”是当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体现,应坚持以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为导向,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世界和平发展为目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础,以中华优秀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为载体。哲学界应在紧扣“中国逻辑”方面多下功夫,将自身的哲学旨趣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为增强新时代中国的哲学自觉与哲学自信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