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博物学与人类文明
2014年12月26日 09: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

  进入20世纪,由于学科不断分化,博物学的综合性意义逐渐式微。与此同时,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充斥世界,对生态系统的关注成为国际社会热门话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治愈人类与自然的疏离,人们开始重新反思博物学,尤其博物学传统在现代文明中的意义。

  博物学、近代化与民族国家认同

  19世纪,博物学经历了一个机构再组织化过程。博物学的展示空间发生变化,从充满个体性的“珍宝阁”搬到公共空间,进而实现由兴趣性的“博物之学”向具有仪式性的“博物之馆”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是在近代民族国家初创与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

  十二辰虫与唐代博物学世家

  段成式在《酉阳杂俎》里提到南方的一种神奇生物,名叫避役,又叫十二辰虫。据说,见到这种动物的人大多会有称心如意的事发生。而最为奇异的是,这种小东西的头会应十二时辰发生变化,大概就是其得名的由来。段成式还信誓旦旦地说,其从兄段鄩就经常看到这种神奇生物。或许,段成式便是从这位亲戚那听来的,尚不知这位段鄩是否常得遂心愿。

  中国博物学传统的世界价值

  西方学术话语下的博物学(natural history),被看作一门古老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科学研究传统。我认为,这个定义不切合中国历史经验,或者说不能用来统摄中国博物学。因为说到底,它仍然认为,博物学是一门科学,是以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野对它进行界定,并没有意识到中国博物学是完全不同的知识体系和学术传统。

  中兴博物学——访北京大学刘华杰教授

  刘华杰教授是国内为数不多从事博物学研究的专家。近年来,他在北京大学开设了博物学导论、博物学文化专题、博物学编史理论与方法等课程,带领多名研究生做博物学史、博物认知、博物学与生态文明关系的研究,提出“博物学编史纲领”的想法。近日,他就博物学的发展前景,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博物学思维:关注世界 观望生命

  当代博物学家时常哀叹文化与自然界日益疏远。我认同这种抱怨,至少是部分认同。列举出20个企业商标和20种本地物种,让一年级学生来逐一辨认,他们总能指出大多数商标的名称,却几乎说不出任何物种的名字。对置身于现代文化中的大部分人来说,情况同样如此。

  博物画

  与博物学相关的绘画简称为“博物画”。其载体多种多样,包括日常工具、建筑立面、藻井、屏风、扇面、版画、图书与杂志插图、瓷器、砖雕、钱币、邮票、徽章、玉雕、木雕等。

  博物学的西学东渐

  近几年博物学在国内的回归和兴盛,逐渐掀起学界讨论博物学的热潮。博物学作为近代科学的一支,也被纳入由来已久且成果颇丰的西学东渐研究范畴中。

  博物学思维对跨学科研究的启示

  在科学革命早期,博物学家能够同时在几个学科作出贡献,拥有话语权。既然他们当时能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为什么今天不能?

   科学、发现与文学创作—— 由自然博物类书籍畅销谈开

  即将过去的2014年,自然文学和生态批评从冷门领域变成热门话题。一系列和自然文学研究、出版相关的举措悄然展开。而自然博物类书籍《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看不见的森林》则在多个年度好书评选中获奖。对此,商务印书馆大众文化编辑室主任蔡长虹连线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锐锋、第二届老舍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得者宁肯,他们围绕自然博物类书籍的畅销,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谈,记录如下,以飨读者。

  解读博物文化 重启发现之旅

  博物学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总是伴随人类的好奇心,强调个体知识、情感与价值观的结合。中西博物传统虽迥异,但对于启迪思路、激发灵感均具有重要意义。日前,江晓原教授和葛剑雄教授就中西博物文化和发现以及创新的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