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当代价值
2019年04月16日 08:4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6日第1674期 作者:陈晓风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思想的经典表述,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艰难探索。重温《序言》,体悟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的艰难探索,对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更加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面临的问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了必须把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纳入社会革命的重要范畴。《序言》论述的“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主要是指社会形态的改变,即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而掌握先进科技和管理方式的人,对生产力起着核心作用。为此,要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从认识、适应和引领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大局,深刻认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原理指明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方向。《序言》提到:“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基于这种规律性认识,必须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和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教育事业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加优质、公平、多样的教育的需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革新,我们要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和完善,破除制约劳动力要素开发的体制机制障碍,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必须要有长远的体制机制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原理为教育综合改革指明了根本方向。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明确了教育综合改革的改革导向。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到:“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是因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进步,必须适应经济基础变动的新情况。为此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一是坚持正确方向,二是坚持战略导向,三是坚持需求导向,四是坚持问题导向。

  第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原理要求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综合施策。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如果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割裂开来,或者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割裂开来,对它们的理解和把握都是不完整的。当前,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区。不加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就难以突破体制机制的瓶颈和发展的天花板。为此,推进教育改革,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

  第五,两个“决不会”结论要求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马克思在《序言》中,通过对社会变革的深度考察,得出了两个“决不会”结论,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启发我们,既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又要充分认识到这项事业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正确判断当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具体到当前教育综合改革上来说,应做到:一方面要坚定改革信心,另一方面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第六,与时俱进的品格和鲜明的战斗性需要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发扬敢于入“地狱”的奋斗精神。正如马克思在《序言》中所指出的那样:“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马克思为了创立科学理论敢于入“地狱”的精神,正是我们在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需要学习弘扬的精神。当前,我国教育正处在全面提高质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转型时期,面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要以“肯干事”体现担当,要以“会干事”体现能力,要以“干成事”体现落实。

  总之,《序言》中的整体观点、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对于今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应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大视角来认识教育,以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努力把中央的部署变成方案、把方案变成现实,谱写新时代教育改革新篇章,使中国的教育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18年第5期,作者系福建省教育厅思政处处长)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