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毅:政治现象学的理论视域
2019年04月16日 08:3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4月16日第1674期 作者:林伟毅

  政治现象学是近一两年来国内哲学与政治学学者共同在开拓的一个学术领域。但就目前研究成果来看,政治现象学自身的理论视域并没有得到清晰的呈现,这对于一个刚兴起的学术研究方向的成长来讲是不利的。因此,笔者试图大致勾勒出政治现象学的理论视域,并概括它的特点,从而使得我们对政治现象学有一个更清楚的理论定位。

  政治经验自身显现

  政治现象学是描述与探讨政治现象的学问,要理解这门学问,我们首先要理解何为政治现象。在现象学哲学中,现象由显现与显现者两端构成,这两端的构成方式与内容随着现象学所探讨的对象之不同而发生改变。作为一种现象,政治现象也由显现与显现者两端所构成,政治现象学是把政治活动作为自身研究对象的现象学。因此,要理解政治现象,重点就在于理解:在政治活动中,人拥有什么样的政治经验(显现者),这些政治经验是如何显现出来的(显现)。现象学所遵循的原则是让事物自身显现出来,与此相一致,政治现象学遵循让政治经验自身显现自身的原则。为了让政治经验自身显现,人们必须悬置自己的偏见、前见,以避免让其在自身所预设的思维框架中呈现。但正如解释学思想所告诉我们的,人无法从根本上悬置起自身的前见,因为这个悬置工作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政治现象学这里,政治经验自身显现并没有完成式的形态,而只能是处于开放之中的。在我们不断地悬置自身前见的同时,政治经验逐渐向我们呈现出它自身。

  政治活动对公共与私人生活世界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既可以从具体的政治制度与公共政策上猜想或预见它对周边生活可能产生什么样的作用,也可以从周边的生活世界中的某个或某些具体的事例中理解与洞察政治制度、决策者对生活世界样态的影响或塑造。因此可以说,政治经验在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对我们呈现出来。同事之间的相处方式,人们衡量事物价值的一般标准,社区建筑物的布局,在媒体上公开发表的信息与内容,人们对待残疾人的一般方式……在这一个个具体的事例中,政治经验对我们呈现出它自身,我们也可以在自身生活世界周边的事例中直观到政治的某种本质。不同的政治活动与政治制度会塑造出不同的政治秩序,而不同的政治秩序下,个人与群体的灵魂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秩序,通过对自身或群体灵魂秩序的洞察,我们也可以对政治秩序与政治本质有某种直观。对这种本质的理解与直观是与我们的前见交融在一起的,为了让政治本质自身显现出来,我们需要不断地悬置自身的偏见、前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身也会深化对政治本质的理解与洞察。

  政治经验具有三重维度

  但一般来讲,政治活动与经验并不是只具有现在性,也就是说,政治经验并非以点状的形态呈现自身,它还具有过去与未来之维度。具体的政治经验在现在这个维度中对我们是以事而不是以物的形态来呈现其自身的,而事的展开与呈现总会具有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三个部分,而是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整体,构成了事(政治经验)自身。因此,只凭借逻辑演绎式或表象式的思维方式,是无法真正呈现与理解政治经验的,因为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政治经验不能真正地呈现出其自身。

  政治经验在现在的维度下对我们呈现出来时,它自身已经同时包含着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向度的事态,连接着现在政治经验之态势的是它向过去的铺展与向未来的伸展。因此,当我们要理解政治经验是如何显现其自身时,我们不能只注意到它在现在的显现,还需要看到并理解它的过去之维,同时对其未来之维做出合适的想象。

  对政治经验的理解呈现出动态性

  政治世界是一个事的世界,事是政治的构成因素,事在时间中展开,由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的形态结合而成一个整体。通过对具体事例的理解,我们对政治的本质可以产生某种洞见,而我们对事例的理解是带着自身前见的理解,因此,我们对政治的本质的洞见也是带着自身前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前见的内容会作为一种固定的形态依附在我们对政治本质与政治经验的理解上。恰恰相反,在政治现象学这里,它要求我们不断地悬置自身的偏见与前见,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不断地认识并反思自身的思维方式与思想预设。因此,在这里,前见的内容就呈现出一种动态性,它不断地被我们反思、认识,呈现出来的前见被我们悬置起来的同时,新的前见走进我们的视域中。当我们对政治本质的洞察、对政治经验的理解做出调整,它会影响我们对前见的内容的认识;同样地,当前见的内容发生改变,它也会影响我们对政治本质、政治经验的理解。

  在政治现象学这里,因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个维度相互关联,因此,我们对历史政治经验的理解、对现在政治经验的体验与对未来政治经验的想象这三维也是相互联系成为有机整体的,当我们对其中一维做出调整,另外两个维度也会随之发生改变。我们已经指出,在政治现象学这里,我们需要悬置自身的偏见与前见,从而让政治经验自身显现出来,这里的悬置作为一种过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也没有完成式,而是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因此,我们对政治经验的理解、体验与想象也都处于动态之中,前见、洞察、理解、体验与想象这些不同的维度是处于互动的关系之中的。所以,政治现象学的视域就具有一种开放性与动态性,我们自身前见的内容、对政治本质的洞察与对政治经验的理解、体验和想象,都处于开放之中,呈现出一种动态性。

  作为事,政治活动是在时间中展开的,也就是说,它在现实的历史进程之中展开,从而生成活生生的政治经验。实在的政治经验是在历史之中呈现出来的,因此,历史描述与解释是政治现象学的重要维度。政治经验的呈现离不开我们对它在历史中的展开的描述,而这种描述是与我们的理解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现实的历史描述总是解释性的。在现象学的视域下,历史事件并不是以某种客观的、固定的样貌呈现出来的,但是我们对历史的描述与解释不能是任意的,而必须以尊重基本的事实为前提。我们对政治事件的理解,需要将其放入它自身展开的历史之场域中,从而让政治事件中的政治经验在其发生的场域中自身呈现出来。政治价值的实现也需要与历史描述和解释相结合,只有扎根于历史之中,政治价值才会有具体的内容,也才有可能避免走向抽象与空洞。由此,当它与对政治经验的体验及想象互动时,才会使得这种体验和想象更贴切于现实,通过将自身扎根于历史与现实之中,政治价值也获得了更有力的实现性。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