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思维对跨学科研究的启示
2014年12月26日 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12月26日第685期 作者:贺云翱

  【核心提示】在科学革命早期,博物学家能够同时在几个学科作出贡献,拥有话语权。既然他们当时能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为什么今天不能?

  

  随着学科分化,同时精通多门学科的专家今天已经罕见,更不用说博物学家。然而,科学发展到今天,人们又不得不反思:我们丢弃了博物学传统,究竟换来了什么?如果我们不需要博物学,那为什么还要倡导跨学科的通识教育和研究?在此,就博物学思维对跨学科研究的启示,谈点自己的看法。

  科学家职业化使博物学家丧失生存土壤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最早的大学,其中诞生了实验科学,主流则包含科学和艺术。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扮演主角,产生了一批博物学家,他们在很多方面均有成就。比如,达芬奇在绘画上有很高成就,同时在解剖学方面也有所建树。就考古学来说,早期的考古学家同时也是地质学家、地理学家或建筑学家、人类学家。他们中的一些人从事考古学研究,进而开创了考古学的学科门类。

  早期科学本身带有分化不明显的特点,一个人可以拥有多种科学知识。16、17世纪,科学革命产生了职业的科学家。17世纪以后,人们开始反思:科学是否一定包含普遍真理性?个体的、多样性的东西是否存在?在这种哲学思维指导下,人们对科学的探索逐渐趋向细化,科学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尤其继牛顿之后数学和其他科学的结合,包括大学的很多研究人员在不同领域进行精细研究,发现、发育了大量不同科学的概念和知识体系,科学各领域不断趋向专业化。科学发展本身要求人们成为不同学科的职业科学家,这样才能成为某一行业的权威。在这样的背景下,博物学家很难产生。

  博物学思维提供广阔学科背景

  科学的分化、细化、职业化自然淘汰了博物学。那么,学术能回到传统吗?科学界曾经就此做过探讨。人们发现,科学日趋细化,其工具性越来越强,人类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反而受到限制。大学教育的职业化倾向也日趋明显,那种具有多方面自然科学素养,同时又有深厚人文学素养的博学者越来越罕见,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情况,“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求知识分子具备全面科学的视野和素养。今天,当我们真正面对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或自然问题时,单一科学难以解决。于是,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领导小组、跨学科组织等相继出现。我们发现,有些组织仍然存在各走各路、各说各话的局限,达不到对复杂问题高度协调、综合思维、跨界分析的深层次要求,也极少拥有具备多门科学知识的学术大家。

  人类既然有这样的现实要求,于是就会反思:尽管博物学的衰弱是当然、必然,可是完全放弃后,是不是损害了科学应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科学的过分专业化是不是难以完成那些涉及多个自然、社会、人类不同领域重大问题的解决?是否导致科学知识的过分工具化,进而失去对整个自然与人类的终极关怀?是否造成学术界“隔行如隔山”的现实困境?而且,在科学革命早期,博物学家能够同时在几个学科作出贡献,拥有话语权。既然他们当时能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为什么今天不能?现实问题的愈加复杂和彼此渗透,迫切要求跨界专家、多学科人才出现。

  另外,在教育问题上,单一的分科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存在知识的相对狭隘,还会导致教育对象降低对社会综合性的认知能力。他可能在一个细小领域是专家,可一旦跨界就变成“文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就会出现片面、僵化倾向。于是,一些专家和高校提出通识教育,提倡跨学科人才培养。原因就在于:学科过分细化不利于培养具有开放性思维和综合性能力的高级人才。

  如果只有单一知识,意味着放弃了许多应该发现的资料及知识,以及应该承担的科学责任。如果我们在人才培养和训练中,让科学人员有更宽阔的知识背景、更多的跨界学养,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显然难以估量。因此,博物学思维训练的意义,不仅在于个人的能力大小或创新力高低,更在于科学共同体能否全面履行其应尽职责的大问题。

  用博物学思维解决协同创新难题

  目前,在中央号召下,许多高校及科研院所倡导协同创新,提倡通识教育,就是因为解决国家和人类面临的复杂问题时需要多学科知识及人才。由于知识教育的过分细化、专业化,大家无法具备跨学科知识,更谈不上是博物学家,有的甚至连一门科学的综合知识都难以具备。以历史学为例,大多仅具备断代甚至是更为细小领域的局部性专业知识,面对长时段、跨领域的问题时,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参与协同创新的专家具备跨学科知识,大家就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共同解决复杂性问题。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协同创新中心、跨学科研究组织应该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到,当前大学考试制度的改革,高校文理跨界课程的设立,通识教育的提倡,有助于培养一批新型的具有博物学思维特征的人才,以适应建立创新型国家及服务人类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挑战。如果一味坚持分科很细的科研路径,别说博物学家的培养,其生存都会成问题。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