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是与世界各国既有的多党竞争、通过定期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的政党制度相比较而言的。新型政党制度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人类政治文明形态的创造实质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创造。
在世界政党政治潮流中产生
近代以来,政党在世界范围兴起,政党政治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的主流形式。一个国家的强有力的政党,能够以结构化的共同利益整合分散的个体利益,连接个体与整体,成为维系和推动社会过程和政治过程运转的枢纽。政党能借助一定形式的制度和程序来实现权力转移,完成政治领导层的代际更替,实现对社会中新的利益集团的吸纳和社会政治过程的新陈代谢。由此,政治制度得以产生,为国家政治发展提供了结构化的机制和制度的轨道。政党的产生和发展,从世界范围内来讲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资产阶级革命首先推动了政党的产生,主要产生了西方保守主义政党和自由主义政党。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和选举权的扩大,催生了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一些被侵略的民族和国家的政党。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共产国际的支持和帮助下,世界各国一大批共产主义政党诞生。
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不是中国传统政治的延续,而是在世界政党政治的潮流中产生的。与其他政党的区别在于,中国共产党从党的一大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制定了明确的政治纲领,确立了改造中国社会的目标。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勇立世界政党政治发展潮头,并在政党理论、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乃至各项国家制度。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各个阶段的历史性成就。
超越西方政党政治文化的百年大党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百年间,无数政党生生死死,分化组合。在残酷的斗争甚至战争和数次重大政治、经济危机的冲击之下,真正能够历经百年而存在的政党为数极少。从世界政党历史来看,具有百年奋斗历史的政党必定是面对百年激荡,走过无数急流险滩,经历过重大考验的政党。这些政党穿越世界历史的百年兴衰,穿越本国历史的百年变迁,得以实现自身的百年存续。然而,百年政党与百年大党有不同的内涵。现存的66个百年政党,并不都是百年大党。百年大党的标准及其界定,既是在各国政党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也是衡量判断和认识各国政党的重大理论问题。所谓百年大党,当然有发展规模与人数等变量,但定义百年大党更应该关注政党本身的特质,关注政党的原则、代表性、组织体系及其领导和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纲领性百年大党,领导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全面领导,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参政议政,构成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显著特征。近300年来,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主流形式和一般形态是,政党以执掌国家政权为目的,政党之间激烈竞争,政党代表各自所代表的社会群体利益。这种政党制度形式在欧美国家形成后产生示范效应,为后发国家所仿效和学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之初多党合作建国、协商民主建政而形成的,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这一制度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创造、产生和发展了新型政党制度,为人类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为人类政党政治文明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型政党制度的文明内涵
新型政党制度具有极其丰富的文明内涵,主要包括政党的政治理念、政党制度结构形式、政党政治运行方式等。
一是政党代表部分还是代表全体,关系政党建立和发展的基本政治理念。西方政党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分化,所以政党(party)的词根是部分(part),是部分人的政治代表和利益代表。从近代到现代,绝大多数政党都是代表部分,这是西方政党政治文化的一个根本点,也是西方各国政党政治的普遍规则,关系到政党对社会基础的理解。因为代表部分,各个政党为争得政权就必须在选举竞技场上无止境地相互斗争。中国共产党对西方政党政治文化的突破,首先表现在既代表部分,同时更重要的是代表全体。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发展中更多地强调其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也一贯强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70多年的长期执政中,代表全体人民,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考虑的最根本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能够使全国人民产生一致的目标,能够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
二是政党轮流执政还是长期执政,关系到政党制度的结构形式。西方主流的两党制或者多党制,都是通过定期的总统选举或者议会选举进行轮替,这是西方国家自政党产生以来的共同规律。进入21世纪以来,不论是欧美国家还是效仿欧美国家政党政治的国家,定期选举和轮流执政造成了政党的短视,由于不知道下一次选举还能不能上台执政,因此缺乏长期目标和长远规划。执政党软弱无力,反对党则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妨碍了国家社会长期的发展。同时,多党竞争相互倾轧造成政党极化、政治动荡、社会分裂,导致国家衰败。而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中,贯彻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协商民主,执政党与参政党相互合作。中国共产党能较为妥当地处理、协调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和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具有引导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节奏的能力。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够高效地治国理政,发展社会经济,给尽可能多的社会群体带来实惠,改善他们的生活。中国共产党目标长远,在关系诸如局部与全局、个别与一般、短期与长期利益之时,对后者的重视甚于前者;民主党派能够通过多党合作的各种制度化方式与途径参政议政。因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各个政党之间不是“相竞相轧”,而是“相增相长”,政党关系格局是多党合作基础上的复合形式、立体结构,形成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合力。
三是奉行选票第一还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关系到政党政治的运行机制和方式。西方国家政党政治的根本是选票第一,为了争取选票不择手段。选票第一必然分裂社会,如美国民主党为了争取选票,甚至将非法移民等特定群体作为其社会基础。为了争取选票,政党往往过分承诺,根本不顾是否可能兑现。而对选民来说,只有在投票时被重视,投票完成后就进入了“休眠期”,毫无发言权可言。中国的民主党派能通过制度化的政党协商、人民政协的界别协商等方式,提出自己对于治国理政的意见建议,通过“一个参加,三个参与”进行国家政权和各方面事务的全过程政治参与。
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纲领性政党,创造了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形态包括政治理念、结构形式、制度类型,也包括评价机制,在世界文明史上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作者系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研究基地副主任兼首席专家)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