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18年推出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开始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其中,新文科建设是人文学科发展的新方向,它要求将科学技术因素融入人文社会科学之中,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与创新。这一学科发展的指导性方针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打造科技与人文有机整合的通识教育体系。
人文社会科学必须面对新问题
以西方哲学史的发展为例,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和面对新问题的演进过程。古典时期的哲学是作为“科学的科学”,致力于探索一切关于世界和存在的本体论问题。到了19世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得各门具体科学已经能够越来越系统地回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内在关系问题,哲学的研究对象开始发生变化,认识论成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主导形态。
当历史从19世纪推进到21世纪,其间资本主义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年大萧条、2008年次贷危机的低谷,也经历过凯恩斯主义的改造,更重要的是经历了第三次工业革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领域发生重大飞跃,以及正在进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虚拟技术、量子通信更是彻底改写了人类社会的传统联结方式。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变革条件下,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分支也正在试图重建学科的问题域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哲学的发展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体现最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现实。
对于人文社会学科而言,维持理论学术史的传承和时代所提出的新问题之间的张力是极其重要的。詹姆逊在谈及《资本论》在21世纪被重新解读的可能性时有一个形象的说明:“今天对《资本论》的任何创造性解读都是一个翻译过程。这个过程把维多利亚社会第一个工业时代创造的语言和概念在忠实于原初构建的状况下转换成了另一种代码,还通过对初次再现的精巧结构的坚持,保证了它在当代的可再现性。”近十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的发展,不仅出现了劳动及其产品的非物质化,劳动方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甚至出现了无人工厂这样前所未有的新现象。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必须将这些在历史条件下诞生的新事物纳入自己的理论视域。其他哲学二级学科同样面临类似的主题。面对时代的挑战,面对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通识教育是“新文科”建设的基础,而大学文科的创新发展才是真正的目标。
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科技人文并重的知识体系
“新文科”建设首先意味着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的推陈出新。博雅教育之“博”在于打破原有的学科分立所产生的专业鸿沟,强调通识素质培养。这一点不仅对于“新文科”适用,对于“新工科”“新医科”同样适用。在原有的培养体制下,一方面,人文学科学生因为缺乏对科学技术基础性常识的了解与兴趣,不但在知识构成上形成缺陷,而且由于间接经验多于直接经验,也使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变得抽象化。另一方面,对于理工专业类的学生而言,缺乏人文积淀与情怀,单纯追求技术飞跃,则会在批判思维和对社会的人文关怀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博雅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指向人文学科,而是借助多学科融通平台,形成专业基础广博的教育平台。
在课程设置上,哲学系的博雅教育课程主要表现出“宽口径、综合化”的特征,以学科前沿和现实问题为线索,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平衡。就其本质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共同性的教育,力图以社会性认同来克服专业分化。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它既重视实践,又超越功利性和实用性,帮助不同专业的学生形成对社会和生活的认同性理解和价值,并能够理解自己言行的伦理维度,是大学以及社会有机凝聚力的核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涉及的范围广阔,主张科技与人文并重,突出强调以现实关注为基础的交叉学科课程,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知识覆盖面和规范性要求。愿景目标是使学生既能理解个体作为社会历史参与者,继承并参与传统的艺术及思想和价值,同时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和社会发展,批判性、建设性地思考问题。
夯实新文科基础
毋庸置疑,“新文科”建设被提出来的前提是加速发展的技术正在重塑世界的现实。因此,旨在克服学科分立所造成的专业孤岛的“新文科”方案从一开始就背负了正视并整合科技的使命。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一方面注重在新的本科方案修订中加入最新的前沿问题的讨论,另一方面也清醒意识到,人文学科改革的方案和目标都不应是建设理科化的人文学科,不能在融合的趋势中丧失人文学科自身的特质和评价标准。同时,人文学科也需要从对学术史和学术经典的研究中抬起头来,以自身理论为基石,批判性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
人文学科追求的是人文关怀和价值观照。它所要传达的是对于价值意义的理解与把握。卡西尔在《人文科学的逻辑》一书中分析了历史、艺术等人文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指出人文学科的知识虽然不能像自然科学逻辑一样凭借理论精密地预言个人或历史事件,但仍然和自然科学知识一样是客观有效并可靠的。这是因为它使我们获得了关于人性及其存在条件的更加深刻的认识。人文学科既以观念的方式理解个体的意义以及个体同世界的关系,又通过实践的方式参与到对世界的改造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来。这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所在。在此意义上,加速主义并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理想路径。相反,安全平衡地处理科技与人文、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问题才是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唯一可能。在这种共识之下,人文学科会以反思的力量更加客观地面对技术问题。
以算法歧视问题为例。亚马逊公司开发的“简历筛选系统”的筛选结果显示,该系统对男性的简历存在明显的偏好,当系统识别出女性相关信息时,会给出较低的评分。这种歧视倾向既不是互联网技术所产生的,也不是新近出现的现象,它是人类社会内部所包含的偏见或冲突的现代化公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归根结底,算法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只要人类的偏见和歧视依然存在,算法歧视问题就不会消失。就这个意义而言,作为人工智能技术核心支撑的算法依然是带有伦理性的,它在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也展现了一定的价值观。并且由于所扮演的角色,它可以将隶属于特殊群体的偏见或价值取向扩大化,以貌似公正的方式形成社会共识。算法实际上像一面镜子,它将社会中业已存在的不平等现象悉数反映出来。
这类问题远不止算法歧视一例。科技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正确把握人和社会的关系正是人文学科尤其是哲学学科的研究出发点和目的。在沿着这个方向的探索上,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将紧握时代脉搏,遵循学科自身规律,努力迈出新的步伐。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