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为标识的文化观——《文化自信研究丛书》读后
2020年11月30日 10: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30日第2058期 作者:李景源

  文化自信与其他几个自信相比,其涉及的领域是全方位的。在谈到发展道路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时表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这两段话深刻地揭示了文化与发展道路、文化与制度建设的内在因果关系。

  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自近代以来所遭遇的危难并从斗争中奋起而作出的理性概括。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重大问题。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民族的兴衰与文化的兴衰,特别是与学术文化的兴衰紧密相关。

  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价值观自信。文化的影响力首先是价值观的影响力,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核心价值观之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及其建设的关键。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

  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对民族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自信。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文化创新和繁荣为条件。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是辩证统一的,文化自信为文化创新提供动力和方向,文化的创新发展又进一步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坚实的精神基础,并承担着文化所应有的培根铸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光荣使命。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