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新时代的中华古籍整理与研究
2022年07月01日 08:4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日第2439期 作者:

  编者按: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强调:“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对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提升中华古籍整理与研究水平,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为反映我国古籍整理与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我们以“新时代的中华古籍整理与研究”为主题组织了本期“特别策划”。《中国社会科学报》“历史学”“绝学回响”版还将陆续推出相关专家的同一主题文章,敬请关注。

  新时代出土古籍的整理、出版与应用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这是关于新时代古籍工作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值得认真学习和领会。新时代的古籍工作需要有新认识、新思路和新方法。

  古籍整理工作需要新思维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指导我国新时代古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相关单位和行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引发了热烈学习和讨论。笔者从古籍整理出版的角度,谈一谈对《意见》的认识。

  考古发现与秦史古籍研究的进步

  秦自西部崛起,以强势国力击灭六国,实现了统一。秦帝国的政治建设对后世有长久影响,因此秦史的意义受到重视。秦人典籍文化建设曾经落后于东部诸国。历史记述也起步稍晚,秦史古籍数量并不多,《史记》等经典文献保留的记忆非常珍贵。随着考古工作的进步,累年获得的多方面信息充实、丰富了我们对秦史和秦文化的认识,秦古籍研究因此获得了较好的条件。

  从“汉籍之路”到“史家注史”

  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这是继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发出41年后又一次针对古籍工作印发的指导性文件,对全面开展新时代古籍工作意义重大。我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工作将近40年,古籍整理一直是我潜心笃行的学术事业。我先后参与并主持了国家大型古籍项目《今注本二十四史》《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工作,个中甘苦,略知一二,同时也有一点思考与体悟。

  自觉推进简牍文献整理工作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就全面深入推进古籍事业作出战略部署。出土简牍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是新时代古籍工作的重要内涵,理应得到高度重视,全力推进。

  切实稳妥地推动古籍整理事业发展

  1983年,笔者考取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历史文献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古代史暨古文献学专家黄永年教授,成为学校首批历史文献学专业的研究生,从此与古籍事业相伴相随近四十年,亲历并见证了这一时期古籍事业的起伏与成长。

  深化古代科技典籍整理与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界和出版界在国家政策与资金支持下,持续研究、整理和出版古籍,取得了大量成果和良好社会效益,为深入认知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