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深深地嵌入中国社会中,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是关乎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为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南与行动遵循。
从历史维度看,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这些都同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施和完成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可见,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引领和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创造出辉煌的发展奇迹,推进科学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而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又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它以鲜明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不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时代内涵、民族内涵、实践内涵,用生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
从实践维度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成功的奥秘。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和精神武装的工人阶级先锋队,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旗帜。我们党98年历经艰难困苦和奋斗牺牲不断创造新的辉煌,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归根到底就在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而马克思主义是奠基于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合规律性,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实现绝大多数的利益”(人民主体论价值观)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目的性,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强大的现实生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不断奋进的万里长河之泉源。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从现实维度看,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契合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马克思主义以其对自然、社会、思维规律的透彻认识和深刻把握,以其对“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崇高价值理想,成为我们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它内蕴着洞悉天地人世的大智慧,是人类伟大的认识工具,是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望远镜”“显微镜”,是揭示世界本质、把握客观规律的“明白学”。同时,它也是人们“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因而成为人们改变世界、影响世界、创造美好新生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已经一百多年了,但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等一系列精辟思想,仍具有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在人类思想的星空中放射出熠熠生辉的真理光芒。因为它切中了人类进步与时代变革的潮流、趋势与命运,以对人类自由与解放现实道路的深刻洞悉获得了恒久通达的普遍意义,具有穿越时空的时代价值与真理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进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而要真正树立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必须立足我国实际,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研究中国社会,回应人民现实要求。同时,我们应当放宽视野,敞开胸襟,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大胆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博采众长,综合集成,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使其转化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作者单位: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